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辽景宗,以及辽景宗和辽圣宗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辽景宗耶律贤(948年9月1日—982年10月13日)辽景宗,契丹名耶律明扆辽景宗,辽世宗耶律阮次子辽景宗,辽朝第五位皇帝,969年—982年在位。969年是宋太祖开宝二年,982年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因此辽景宗是北宋宋太祖宋太宗时候。
辽景宗(耶律贤,948年9月1日-982年10月13日),字贤宁,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辽景宗的第五代皇帝。 辽景宗他即位后,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尊号天赞皇帝,改元为保宁,庙号景宗,复设登闻鼓院,重用汉官,革除弊制等,于982年逝世,葬于辽宁北镇辽景宗的乾陵,谥号孝成康靖皇帝。
主要成就
对内政策
汉族官员被辽大量重用主要开始于景宗时期,景宗即位后,先将拥立他即帝位的汉族官员高勋封为南枢密院使,又加封为秦王。原来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任南京留守,加封燕王。这说明辽已经把汉官纳入了政权的中枢机构,因为南京留守一职原来一直由契丹宗族担任,属于要职。韩匡嗣的就任说明汉官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对汉官的重用,极大地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和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契丹的封建化。从此,辽进入了中兴时期,开始向圣宗的全盛期迈进。这就如同唐高祖为“贞观之治”奠基,雍正皇帝为乾隆时期的兴盛奠基一样。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景宗对吏治进行了改革。他向汉官室昉询问治国之道,研究古今各朝代的经验教训,然后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去。在实施过程中,景宗赏罚分明,大胆地用人,即“任人不疑”。这使得百官克尽职守,丝毫不敢懈怠。穆宗时期的许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国力也随之而上升,这是和北宋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1]。
景宗的纳谏历史也有记载,在景宗在位晚期,郭袭向他上书,劝谏减少游猎次数,说穆宗时因为贪恋游猎,荒废了政事,结果闹得上下怨气冲天。经过十年征伐,但政局仍然没有完全稳定。国家虽然连年丰收,但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这正是励精图治的好时候,但听说陛下也迷恋游猎,这应该收敛自制,防止穆宗时的悲剧重演。况且南方还有北宋的威胁,如果他们听说陛下迷恋游猎,恐怕又要趁机北进了。希望陛下能及时收敛,以国家社稷为重,谋求国运昌盛,官民安宁[2]。
景宗看了后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但对郭袭很是赞赏。因为这时北宋已经发动了收复燕云之战,景宗正在全力迎战,他只是收敛了游猎活动,但一心一意地进行政治建设只能等到以后去做了。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下面和我一起来看辽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希望有所帮助!
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汉名耶律亿,872年出生,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926年9月6日逝世。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共在位10年。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建年号为神册。此外他还令人建立自己的契丹文。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继续进攻其周围的民族或政权,渤海国、室韦和奚分别被他消灭。926年9月6日去世于扶余城,终年55岁。
2、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出生,是大契丹国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共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2]。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得热疾。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栾城县杀胡林(今河北栾城县的西北)病逝,辽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时人称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
3、辽世宗——耶律阮
世宗耶律兀欲(917-951)947年即位,在位4年。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4、辽穆宗——耶律述律
辽穆宗,后周为了避庙讳(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小字述律,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军中,诛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是为穆宗。当年改元应历。由此,帝位再次回归辽太宗一脉。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辽朝政治的黑暗时期。应历十九年(969年)二月,为近侍小哥等人所杀。
5、辽景宗——耶律贤
辽景宗耶律贤(948年9月1日-982年10月13日),字贤宁,辽朝第五位皇帝(969年3月13日-982年10月13日在位),在位13年,辽世宗的次子,其母为怀节皇后萧氏。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6、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圣宗耶律隆绪,(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及契丹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位),契丹名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辽景宗长子。晚年时,辽圣宗迷信佛教,穷途奢侈,辽国势走向下坡路。辽圣宗死于太平十一年六月初三日(1031年6月25日),终年61岁,葬于庆云山。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
7、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年4月3日-1055年8月28日),契丹第七位皇帝(1031年6月25日-1055年8月28日在位),契丹名只骨。在位24年,享年40岁,谥孝章皇帝。他是辽圣宗的长子,母乃宫女萧耨斤。
8、辽道宗——耶律洪基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契丹及辽朝第八位皇帝(1055年8月28日-1101年2月12日在位),在位长达46年。他是辽兴宗的长子,契丹名查剌。道宗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大修佛寺佛塔。辽的腐朽统治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其间被辽统治者压迫的女真族开始兴起,最终成为辽的掘墓人。寿昌七年正月十三日(1101年2月12日),辽道宗去世,终年70岁。
9、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或1156年)),字延宁,小名阿果,是辽朝西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在位24年。
一共五个儿子。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耶律隆绪辽朝第六代皇帝。字文殊奴﹐辽景宗长子。干亨四年(982)﹐景宗死﹐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
时年十二岁﹐母承天皇太后奉遗诏摄政﹐任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太平十一年六月﹐辽圣宗死﹐年六十一岁﹐在位四十九年﹐庙号圣宗。
扩展资料
耶律贤次子梁王耶律隆庆,圣宗的同胞弟。统和十六年封为梁王,留守南京,次年率兵攻宋败宋军于瀛洲。此后多次率兵攻打宋朝,颇有战绩。开泰五年十二月耶律隆庆在北安州去世,圣宗得知消息之后非常痛心,追封为皇太弟。
耶律贤第三子楚王耶律隆佑。耶律隆佑年少性格沉闷,喜欢道士,1010年十月圣宗亲征高丽,耶律隆佑留守京城,次年圣宗回师,耶律隆佑前来迎接。开泰元年,耶律隆佑封齐国王,留守东京辽阳府,于当年八月去世。
“景宗降虎”中的景宗辽景宗,指的是辽景宗。
辽景宗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辽景宗,辽景宗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辽景宗,使得辽国走向强盛,为后来辽圣宗时期的鼎盛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老虎是一个凶悍的动物,一不小心就会伤到人命,其对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人们对虎是“谈虎色变”。
虎种类不少,其中的东北虎是极其凶悍的。东北虎出没于东北,而辽国处于北方,正是东北虎出没的地方。
如此,东北虎就对辽国百姓带来的威胁。
辽景宗作为辽国皇帝,于是就决定解决东北虎带来的威胁,所以他就亲自带兵去擒杀老虎去了。
辽景宗是皇帝,他以皇帝的尊贵身份,都身陷险地、不畏艰辛的去杀虎,如此就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就引发了一阵打虎的热潮。
当然,若有擒得老虎、或杀得老虎者,自然得到辽景宗的赏赐,如此就更加激起了人们的积极性。
所以,这次的打虎热潮进行了很久,最终让辽国境内老虎,基本被屠杀殆尽,所剩无几。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辽景宗和辽景宗和辽圣宗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