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铁勒是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铁勒人是哪里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史载,居匈奴北和康居北。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春秋时,称这部分人作赤狄。其后,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现在史籍中。丁零,《山海经》作钉灵,《史记·匈奴列传》作丁灵,《汉书·苏武传》作丁零,《魏略,西戎传》作丁令。两汉时候,他们南迁蒙古高原,史称狄历、敕勒或铁勒。在高车(高车丁零、东支铁勒)六部中,狄历为其一,且为六部之首。其中有袁纥部,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回纥的汉文译名。另四部为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如《易经》‘《诗经》《竹书纪年》等书中,多次提到殷、周统治者曾与“鬼方”发生争战。鬼方究竟在哪里?长期来虽有不同看法,但大体说来,汉、唐时期的学者,如孔安国、杨雄、班固、应助、韦昭、虞翻、范哗、宋衷、干宝、孔颖达、颜师古等人,在他们的有关经、史注释或著述中,大都把鬼方解释为远方、北方国,或者直接就说是西羌,很少有人把它看成今天的西南一带。及至宋、元以降,才有王质、朱熹、范汇、俞秘、惠栋、毛奇龄、李方湛、张澎、刘心玩等人,根据今本《竹书》等另创新说,把鬼方考定在今西南一带。
详情请看:
回纥主要分布于现在铁勒是哪里的新疆铁勒是哪里,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铁勒是哪里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
回纥也称作回鹘铁勒是哪里,是中国少数民族部落铁勒是哪里,其先祖为匈奴。回鹘是维吾尔族祖先,由回纥改名而来。回鹘人是游牧民族地区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
回鹘是铁勒诸部的一支,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铁勒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
铁勒是从《北史》以来在隋唐的史书中通用的称呼。早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中则记为赤勒﹑敕勒和丁零。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的民族。突厥是铁勒化的塞种人部落。
546年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领导下,西并天山北的铁勒部落,6年后,东向灭掉漠北柔然,自称伊利可汗,成立突厥汗国,建牙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疆域最广时,东起辽水,西抵里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达中亚河中。
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605~611年间,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
薛延陀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和延陀两个氏族联合而成,原住土拉河流域,以游牧为生。隋初,铁勒诸部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薛延陀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迁往燕末山(阿尔泰山支脉),
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射匮可汗立,势复盛,乙失钵及其部落又受突厥的统治。唐贞观二年(628),射匮可汗的继位者统叶护可汗死,国内大乱,乙失钵之孙夷男率领部帐7万重返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之下。时颉利政乱,在其统治下的铁勒诸部多叛,共起反抗其残酷的民族压迫,其中以薛延陀的力量最大,受到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
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乃继东突厥之后,树牙郁督军山,胜兵20万,其疆域盛时,东达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色楞格河,南界河套,
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
659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后来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先得说明一下铁勒是哪里,僧一行测的是“子午线”而不是“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是近代才确定的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一条,以它作为全球经线(即子午线)的起点。而僧一行主持测量的地点达12处,以今河南省为中心,北起铁勒(今内蒙古自治区以北),南达林邑(今越南中部)。其中以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滑县、浚仪(今开封)、扶沟和上蔡四处的测量最为重要,这四处基本上处在同一条子午线上。所以不存在什么“他是怎样到达那里(你大概是指怎么到达英国伦敦附近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吧铁勒是哪里?可那时候英国还处在群雄割据的“七国时代”呢铁勒是哪里!而格林尼治天文台是1675年才建的)的”问题。
在这次实测中,僧一行计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为351里80步(唐朝尺度,合现代长度129.22公里),同现代测量的111.2公里相比,虽然有误差,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实地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记录,其意义十分重大。
即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留居在原来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人交往。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权。
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人大都已鲜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鲜卑人、汉人的战争,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
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后来成为回纥,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 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雅库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后裔。
丁零:
1、古国名,其地在今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至贝加尔湖以南一带。
2、象声词,现多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1.铁勒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
2.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
3.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其分布东至大兴安岭西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
4.公元546年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突厥汗国。
5.而后来突厥汗国携带大量大漠的游牧部落越过阿尔泰山西征中亚、东欧,于是铁勒人分布达到东欧。
6.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
7.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
8.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和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
9.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
10.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
11.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
12.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
13.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
14.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铁勒是哪里和铁勒人是哪里人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