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 汉英翻译教程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汉英翻译,以及汉英翻译教程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中英翻译里的常见误区

中英翻译里的常见误区

有学生认为是词语句型用得不够好,但其实根源在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思维”。下面总结一些中英翻译里常见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1. 单词意思配对=能用?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道怎么翻的词。翻遍字典,终于找到那个跟中文意思对应的英文单词,很开心就用了。可是,意思匹配就能用了吗?

看两个例子:

【例1】(老人发挥光和热后)像渣滓一样被扔到在一旁。

They were thrown away like dregs of society.

“A word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it keeps.”汉英语言差异很明显的一点是,英语的单词并不独立使用,而是有一定的搭配跟语境的。例1中的“dregs”在Collins Dictionary中的解释是“The dregs of a liquid are the lastd rops left at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together with any solid pieces that have sunk to the bottom.”,而“dregs of society”则指 “the people who you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worthless and bad”,显然原文中的“渣滓”既非“液体沉淀物”,也无“人渣”这样的贬义色彩,而是指“useless/ unwanted/ waste”。

因此,在查到英文单词之后,建议先查看其英文释义及相关例句,弄清楚该单词的常用搭配及适用语境,再行使用。

2. 忠实原文=有啥说啥?

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位列第一的“信”,指的是忠实原文。基于此原则,有学生往往中文怎么说,英文就怎么说,忽视了中英语言思维的差异,让译文变得赘余且难懂。

1)repetition

在汉语中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事,英语则不然。需要连续提及某个词语时,英语往往需避免重复。常见的方法包括:

代词

换近义词or词组

从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出发,考虑合句

【例2】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Lucy also likes taking photos.

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and so is Lucy.

虽然句子由名词换成了动词词组,但其实句子结构还是很啰嗦。因此句子‚做了两个变动:增加连接词and进行合句;用so指代“a fan of photography”。

2)unnecessary words

英语词汇概括力强,词义范围宽;汉语则相对比较具体,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

【例3】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加速经济改革的步伐)

【例4】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改善工作)

此处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真正make sense的仅是其中个别词汇,即economic reform、improvement。例3中的pace、例4的make其实都没有意义,可以简洁化为:

accelerate economicreform

We must improve ourwork.

3)noun plague

中文在罗列一堆词语后,常会用一个“范畴词/抽象名词”进行概括,如“价格、政策、原料等因素”。而英语往往具体直接。如,

【例5】…at that time the situ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s still one wher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当时东北的形势是,敌军势力强于解放军)

此处“situation”的使用让句子变得很啰嗦,因为情况的具体内容已经在后面从句有所体现。可直接表达为:at that tim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 in northeast China.

【例6】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这座寺庙长久屹立的原因在于其建筑坚固)

这个句子读下来,只有一种感觉:求说人话。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一句话里用了4个抽象名词,让整个句子变得“wooden”。简化之后:

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Vigorous wiring is concise.”(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William Strunk)很多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走入了这么一个误区:我要用高大上的词and高大上的句型,让我的英文高大上起来。但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好的英文不在于你用了多少难词难句,而是你的表达是否具备可读性(readability),因此精准简洁是第一准则。

(*例3-6摘自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y Joan Pinkham)

3. 中文句子结构=英文句子结构?

初做翻译,很容易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甚至译文仅是把中文换成对应的英文单词,以求通过“形式等值”达到“语言等值”。但中英句子结构存在巨大差异性:英语大量使用从句、短语,层次分明,好比一棵树,由主干分出枝干;汉语多并列,多短句,层次不显,类似砌砖,一块放完再下一块。因此翻译不该翻“形式”,而是翻“意义”,尤其是涉及修辞的时候。

【例7】一周来陪奶奶聊一次天的义工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些波浪,却随着石子沉进水底很快又消失不见,潭水又恢复寂静。

The coming and the company of the volunteers is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stirring up some waves but with the stone sank to the bottom of the pool and disappeared, water returned to silence.

译文很完整地把原文的结构重现了(暂且不考虑语法错误),但读下来却没法弄清句子到底想说的是什么。原因很明显:译文只是写出了比喻的“喻体”,但这个比喻真正想说明的point并未点出。原文句子想说明的其实是“义工的周访没有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译文可以点出“死水投石”这个比喻后,把语意说白。如:Volunteers’ weekly visits, just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make no difference to the seniors’ existing life.

“中式思维”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些,上面总结的几种只是在学生文书中常见的误区。可以发现,英文表达不够native的原因更多是句内、句间的逻辑是否符合英语思维。而这一点,从平常背单词留意英文释义和例句、阅读英语文章留意写作思路这些小习惯开始慢慢培养起来。

4. “的.”=“of”?

很多学生看到“的”经常简单粗暴理解为“属于、从属”,反射性的就会翻成“of”,例如:

【例1】……奠定了我那一颗对探索未知向往痴迷的心。

…settled a heart of fascinating about the undiscovered future.

【例2】…观摩学生的实验。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在遇到“的”时,建议先分析“的”在原文表示什么逻辑关系。如例1中,“的”其实是定语的一部分,作为“心”的一个修饰语,应译成“a heart that fascinates about….”。例2中,“实验”和“学生”并非所属关系,而是主宾,即“学生做实验”,可译为“research conducted by the students”。

同时应注意,A of B的准确用法(of词组不做具体分析):

1)A属于B。如,

a book of mine (= one of my books)

2)A是B的一部分。如,

the roof of the house

a member of the football team

3)A提示B性质、特征。如,

the city of London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4)A和B是动宾or主谓关系。如,

the arrival of police (= The police arrived)

the payment of bills (=to pay the bills)

5. “但”=“but”?

在看到中文的“但是”时,学生很多时候会不假思索地处理为“but或者however”,没有仔细考虑原文是否存在“转折”关系。

比如,

【例3】……数学向我展示了数与逻辑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在求解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了迎难而上。

【例4】老师很欣赏我对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态度,但也提醒我要兼顾学习。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但”均没有“转折”的含义。例4的“但”表示“进一步说明”,翻出“most importantly”即可;例5好像是在表示转折,但注意此处两个动词,“欣赏”和“提醒”,以及两个宾语,“课外积极”和“学习”,均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相反方向(but/ however),而更像是“并列”,即“欣赏,同时提醒”(and/ meanwhile)。

but和however常用于表示强烈的转折、对比,如(例句来源于Longman Dictionary),

It’s an old car, but it’s very reliable.

an extremely unpleasant disease that is, however, easy to treat.

;

在线翻译(汉译英)

英文是:online translation

重点词汇:online

英[ɒn'laɪn]

释义:

adj.联机汉英翻译的;在线的

adv.在线地

短语:

EVE Online星战前夜;星战前夕;星战前夜Online

词语辨析:translation汉英翻译,version,paraphrase

这些名词均含“翻译,译文”之意。

1、translation普通用词,指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

2、version可与translation换用,尤指不拘泥于文字的意译,更常指某种作品的一种译文。

3、paraphrase可指非常自由的解释,不拘泥遣词造句,重在传意。通常指用同样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艰深的句子或段落。

汉英翻译

1 last year, they went to the Space Museum.

2 I never ever travel between the provinces.

3 why not buy a scarf for her?

4 if you turn it down?

5 my friend and I will go for a ride.

6 She is very angry with me, and said unto me, and I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7 if you become rich, you will be difficult to know who your real friends are.

8 my mom says I have to stop, because we have to store them in all space.

9 in viol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make progress.

汉译英是什么意思

就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汉英翻译的表达方式汉英翻译,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

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

扩展资料:

1、口译(interpretation)或进行口译的人(interpreter)(口译又称:口语翻译),一种职业。

2、法律用语,例如:

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汉英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以注册并禁止使用。”

这个“翻译”来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translation”。

由于翻译有直译、音译、意译。而且,同一种方式,可能会产生多种译义,以何种为准关系到如何保护驰名商标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驰名商标是否具有明确含义的,并且与汉字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2、驰名商标的音译是否是习惯的;

3、翻译方式是否已为公众,尤其是市场所认可。

英汉互译的技巧

【中英互译翻译技巧】中文结构“三步走”。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何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

二、【中英互译翻译技巧】“孰轻孰重”要分明。主要是指中英互译翻译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中英互译翻译时有了这样一盒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

三、【中英互译翻译技巧】结构搭建“三剑客”。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ing,with。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

四、【中英互译翻译技巧】同义重复“并译”行。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五、【中英互译翻译技巧】“千变万化”増张力。主要是指中英互译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这与平时大家学习英文写作的要求完全一致,即,同义词替换多多益善!要从写作的角度看翻译。

六、【中英互译翻译技巧】具体、概括“不相容”。主要是指汉英翻译的原则之一“舍宏观概括、取微观具体”。中文里往往会在具体信息后添加概括信息,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到先得”的原则、粮食安全等问题都要用到这一翻译基本技巧,在翻译时直接翻译具体内容即可。

七、【中英互译翻译技巧】副词去留“有分寸”。主要是指中文外宣材料中动词前多数情况下都有副词,是中文行文习惯使然,汉译英时除非确有必要,否则可酌情去掉这些副词。

汉英翻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英翻译教程、汉英翻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