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中国轰炸机,以及中国轰炸机轰6k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你好,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轰炸机只有轰-6,轰-6为1960年代产物,系仿制前苏联图-16型轰炸机,现仍为解放军轰炸机部队构成主力,未来除将强化其挂载武器性能外,并将部分改装为空中加油机。轰七相当于俄制Su-24多用途战轰机,载弹量为五吨,航程二千八百五十公里,作战半径八百五十公里,有十个挂载架,可配备C-601/602、C-801/802、C-803反舰飞弹,及俄制Kh-65SE巡航导弹,是解放军第一种采用线传飞控的战机,为空军本世纪初主力轰炸机。
轰-6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该机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不断对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和发展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服役至2020年左右 。
作为前苏联涂16中程轰炸机衍生的轰炸机,轰6在运营成本上比美俄战略轰炸机具有先天优势。经过轰6轰炸机的不断改进,机载航电设备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H-6最彻底的改进从H-6K型号开始,换上更强大的俄制D-30KP2航空发动机,将H-6K的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提高了30%与之前的模型相比。炸弹装载量也增加到了12吨,H-6轰炸机运行成本最低,维修更方便。此外,轰6本身结构更简单,维护量也更少。
中国55轰炸机高超音速空天轰炸机采用比较特殊的材料,其隐身性能比较好。可以避开大部分雷达探测装置,并且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截头翼气动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轰炸机的拉力。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并且发动机部分引进了国外技术,采用了推理比较大的双导管涡喷发动机,可以保持轰炸机在空中的速度超过9赫兹。
这种拥有超强隐身能力的幽灵,面对雷达探测,可探测性很低。由于使用了特殊的隐身涂层,反射面积很小,甚至会被很多雷达识别为树叶或鸟类。为了达到神秘莫测来来往往的效率,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才获得了鬼的称号,在发动奇袭时,对手无法防备。
中国“H-18”机型的设计思路几乎相同,只是向内倾斜的双垂尾变成了弧形,后进气口采用了S形隐身设计。俄罗斯披露的所谓“Tu-170”的设计参数也与“H-18”类似。它是一种双引擎轰炸机,最大载弹量约为15吨。速度2马赫。而如果中国真的研制出“H-18”轰炸机,则意味着该型轰炸机即使没有任何战斗机护航也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突袭。
轰炸机的出现比歼击机晚一些。据说,最早装备轰炸机的是俄国军队。他们于1915年就使用了轰炸机。以后,各国也纷纷效仿,使轰炸机成为各国战斗机群中的又一种机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轰炸机比歼击机还威风,它们能悬挂2000公斤炸药,在空中飞行500到1000公里,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80公里,可深入到敌人后方轰炸。敌人的机枪和大炮很难把轰炸机打下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轰炸机的各项性能都大幅度提高,一架飞机的载弹量可达9吨多,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00公里,航程达到了7500公里。这些变化,使轰炸机成了军事进攻的重要武器。
战后,轰炸机继续向着高性能、远距离、大挂载量等方向发展。特别是核武器研制成功,并从美国和前苏联的对立形成冷战局面之后,轰炸机就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战术轰炸机,另一个是战略轰炸机。后者可携带原子武器,进行超远距离飞行。战术轰炸机则向着高速度、超低空、强突防能力等方向发展。现代轰炸机主要向战略轰炸机方向发展。其技术特点主要是,第一,高速低空突防能力;第二,先进的火控系统,能全天候轰炸;第三,携带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第五,在需要时都可携带原子武器作远程轰炸。世界最著名的轰炸机主要有:美国的B-52轰炸机,它的巡航速度为每小时900公里,载弹量为18到26吨,实用升限为16000米,作战半径可达7400公里;前苏联的图-20轰炸机,巡航速度为750公里,作战半径5000公里,最大航程1.4万公里,载弹量15到25吨;英国的火神轰炸机,巡航速度达到了1000公里,实用升限为19000米,最大航程7650公里,可载弹量为10吨左右;法国的“幻影”Ⅳ轰炸机,巡航速度为960公里,2.2倍音速,作战半径1200到1600公里,可载弹量为6.4吨。
中国在国民党政权时期就有了轰炸机,这些飞机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也有的是国民党的兵工厂制造出来的。这些飞机先后参加了对红军、解放军根据地的轰炸,也参加了一些抗日斗争。1930年国民党空军一架轰炸机在对红军的鄂豫皖根据地进行轰炸时,由于油料耗尽,不得不在根据地范围内找一块平地迫降。红军俘虏了飞行员并缴获了这架飞机。红军官兵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得到这架飞机后,就设法利用它。先修了一条占地百来亩的机场,利用俘虏的一名国民党师长换取了航空燃料。在红军攻打黄安城的战斗中,久攻不下时,这架捡来的飞机派上了用场。飞行员单机飞到黄安城上,投下了一捆捆的手榴弹。手榴弹爆炸后,把城里的国民党军吓呆了。有的投降,有的逃跑。红军解放了黄安城,并缴获了5000多条枪,俘虏了5000多人。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次拥有并使用轰炸机。
新中国成立之初,引进并使用的是前苏联生产的图-2型活塞式轰炸机、伊尔-28喷气式轻型轰炸机、图-4活塞式中型轰炸机等。1957年,前苏联根据中苏协定,向中国转让了中型轰炸机图-16的制造权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中国开始生产轰炸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消化,中国的航空技术人员试制出了第一架国产轰炸机,并为之定名为轰-6飞机。1958年9月27日,第一批轰-6飞机试飞成功,批量生产后交付部队使用。中国空军终于装备了国产的轰炸机。
前苏联向我转让的飞机类型,并不是最先进的轰炸机型,因此,我国的航空工程人员,根据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空军作战部队的要求,不断对轰-6进行改进。改进型的轰-6于1963年试制出样机并定名为轰-6甲。轰-6甲的研制过程,锻炼了中国的航空技术人员,并开始了中国研制轰炸机的历史。这种机型在改进的过程中,其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到70年代,该机上装备了第二代自动领航系统、电子计算机、多普勒雷达、自动驾驶仪等。提高了飞机的自动化程度。特别是中国研制成功核武器之后,经过进一步改装而制造出来的新型轰-6丁飞机,能够完成核弹的挂载与投放任务。
在研制轰-6飞机的过程中,我国的航空工程人员,根据上级的指示,同时开始了另一种轻型轰炸机的研制工作。这就是轰-5飞机。该飞机属战术轰炸机,吨位小,载弹量低,是近距离战术武器。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于1963年接受该项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前苏联的伊尔-28飞机,但在许多关键技术上有突破。到1966年,研制出第一架双发动机喷气式轻型轰炸机。填补了我国轰炸机种的一项空白。轰-5研制成功并装备作战部队之后,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轰-5飞机出了好几种改进型,在每一步的改进中,都有技术上的明显提高。
现役的两种:轰六系列战略轰炸机,歼轰七战术歼击轰炸机
退役的有:图4战略轰炸机,叶2战术轰炸机,轰五轻型轰炸机,别6水上轰炸机
改行的:水轰五(用于灭火)
中国轰炸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轰炸机轰6k、中国轰炸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