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张若虚的两首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张若虚的两首诗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张若虚一生仅留下的两首诗,分别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归梦还》
张若虚,扬州人,唐代文人,曾任兖州兵曹。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诗两首。但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便足以千秋扬名了。此诗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这首诗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
《代答闺梦还》属于五言长律闺怨诗,描写了思妇一天内的心境变化,以景抒情,表达对边塞之人的相思离愁。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句句写的都是心境,表达出来孤寂冷清的画面。
1、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2、代答闺梦还
唐代: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译文:
丈夫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去驻守边关,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穿上了新衣服才感觉到了一丝春天的温暖,梳妆打扮之后推开窗子,寻觅何处有春光。
远处飞来的燕子放佛透过丝罗帐幕在偷偷的看她,画衣上绣的花把蜜蜂都引来了,浓浓的春意让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我的心随着远处传来的悠扬的乐声一起飘到远方,放佛到了丈夫的身边。
每个清晨我都盛装打扮,希望有一天丈夫能从边关归来,可是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丈夫却还没有归来的信息。
夜渐渐深了,我渴望能早早的入梦,在梦中能够与丈夫相会,可是孤单寂寞,被相思折磨的我,又怎么能安然的入梦呢?你可知道,每个寂寞的夜晚,只有我一个人孤单把门扉关上。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
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
《代答闺梦还》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
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兴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这首拟闺怨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起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
张若虚存世张若虚的两首诗的两首诗是《代答归梦还》和《春江花月夜 》 。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张若虚的两首诗,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张若虚的两首诗,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诗流传下来的仅有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1、《春江花月夜》。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自从问世以来就受到无数人的赞誉。李白、崔颢、张九龄都曾化用其中诗句,诗家也称赞此诗“孤篇横绝盖全唐”,近代闻一多更是不吝赞美之言:“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与《春江花月夜》的千古之名相比,诗人张若虚就低调太多。
2、《代答闺梦还》。
世人都道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繁盛打下了基础,其实诗歌在从初唐到盛唐的过渡中,张若虚也功不可没。张若虚的诗上承齐梁,下开盛唐,一洗六朝浓脂腻粉,《春江花月夜》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首《代答闺梦还》也是闺怨诗承上启下的典范。
这是一首五言长律闺怨诗,所描写的是描写闺中思妇寻常一天的心情变化,此诗与《春江花月夜》一般,重在写景造境,以景寓情,以营造意境深化闺怨之情,表达对边塞之人的相思离愁。
诗中前两句首先描写当初分别之景,丈夫为戍边守关与妻子告别,妻子伫立楼台,遥望他远去,场景凄清动人,整首诗大部分以写景营造美好的春光意境,却只是衬托少妇那相思闺怨。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张若虚的两首诗和张若虚的两首诗的内容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