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蠊 澳洲大蠊有药用价值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澳洲大蠊,以及澳洲大蠊有药用价值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蟑螂的种类

蟑螂的种类有德国小蠊(Bla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褐带蠊(Supella longipalp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德国小蠊(Blatella germanica)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

前胸背板(头盾)有一对平行黑褐色纵条。

雄虫体色呈黄褐色,体型较细长。

雌虫体色略深,腹部肥大宽厚。

    生命周期

雌蠊可产卵囊(卵鞘)4-9个,一个卵鞘中,可孵出37-44只小蟑螂。

若虫需要30-60天发育为成虫。

成虫生命周期超过100天。

    生活习性

德国小蠊常见于饭馆,酒店和公寓。

德国小蠊尤喜栖息于阴暗隐蔽的地方,如橱柜底部和冰箱后面。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形态特征

成虫身长35-40毫米,是最大的蟑螂种类之一。

体呈红褐色至棕褐色。

    生命周期

雌蠊可产卵囊(卵鞘)10-90个,一个卵鞘中,可孵出14-44只小蟑螂。

若虫需要150天发育为成虫。

成虫生命周期为100天到3年。

    生活习性

洲大蠊尤喜温湿环境,如排水管和排污管。

 褐带蠊(Supella longipalpa)

 形态特征

成虫身长10-14毫米,是最小的蟑螂种类之一。

腹部布满黄褐色斑纹

    生命周期

雌蠊可产卵囊达13个之多,一个软囊中,可孵出16只小蟑螂

若虫需要55天发育为成虫

在理想的温度下,成虫可存活90-115天。

    生活习性

洲大蠊尤喜温湿环境,如排水管和排污管。

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形态特征

成虫身长27-33毫米

侧翼呈棕色,前翼布有黄条纹

    生命周期

雌蠊可产卵囊达12个之多,一个软囊中,可孵出24只小蟑螂

若虫需要200天发育为成虫

成虫可存活120-180天

    生活习性

通常被发觉与房屋内或者建筑群周边

有效防治蟑螂必须从根源下手:

1、定期清理

蟑螂在整洁的环境下没法存活,因此每日必须注意清扫角角落落和食物残渣,正确储存食物,不让蟑螂有栖息的地方、食源和水源。

2、避免蟑螂侵入

检查每天进到的物件、包装,避免臭虫躲藏进入。蟑螂有着扁平的身体,能通过缝隙和孔洞进到房间内,所以必须修补墙面、木地板和门上的孔眼和缺口。检查地板以保证无松动,墙壁、大门没有缝隙和孔眼。

3、严加控制

当检查到家里有蟑螂损害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灭治蟑螂,现在市场上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用带有呋虫胺成份的蟑螂喷雾剂+慢性胶饵联合灭蟑,可有效将家中的蟑螂连窝端。

澳洲蟑螂是不是很大?

澳洲大蠊(蟑螂):体型比美洲大蠊(25~40毫米)略小,体呈褐色;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似,也有黄色边缘,但碟状斑中线无小尾,前缘无“T”形黄色条纹,翅两侧上角边缘有黄色斑纹.所以,不大.

类似蟑螂的棕色虫子有哪些?

类似蟑螂的棕色虫子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

德国小蠊是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家居卫生害虫。它除了盗食、污染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破坏电脑等精密仪器,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大量疾病。由于德国小蠊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因而对其防治难度很大。

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成虫体长29~40毫米,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

美洲大蠊原产于非洲北部,公元17世纪前后经由船只带到美洲,并于18世纪被人在美洲发现。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

在南方地区为室内优势品种,主要生存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善爬行,飞行能力差。

澳洲大蠊隶属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澳洲大蠊是世界性的卫生害虫,可危害工厂的成品半成品,还可在民宅中污染食品。此外,澳洲大蠊还可传播多种疾病和寄生虫,对人类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德国小蠊的方法

1、严格管理室内卫生,尽量清除和减少食物源,减少德国小蠊生存繁殖的食物基础澳洲大蠊

2、严格水源管理,杜绝管道和水龙头漏水、渗水,保持室内的干燥;

3、采取堵洞抹缝措施,减少适合德国小蠊栖身的场所。

4、化学防治澳洲大蠊:主要包括喷洒化学药物、熏蒸法等方法。其特点为杀灭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德国小蠊密度,但需要有专业人员施药才可以保障防治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德国小蠊、百度百科—美洲大蠊、百度百科—澳洲大蠊

澳洲大蠊和美洲大蠊怎么区分

澳洲大蠊和美洲大蠊都死蟑螂的一种,它比美洲大蠊更需要温暖的环境,因此它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们在室内的栖生房舍与美洲大蠊近似,两者有时在厨房等处混居。

澳洲蟑螂种类

澳洲大蠊(蟑螂):体型比美洲大蠊(25~40毫米)略小澳洲大蠊,体呈褐色;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似澳洲大蠊,也有黄色边缘,

澳洲大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澳洲大蠊有药用价值、澳洲大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