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陈姓皇帝,以及陈姓帝王有哪些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1、陈蒨
陈文帝陈蒨(520年, 一说522年—566年5月31日),一作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嘉,559年到566年在位。
2、陈伯宗
陈伯宗(554年6月12日或552年6月20日—570年5月),即陈废帝(566年到568年在位),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次年改年号为光大,陈顼晋位为太傅,准许佩带剑履上殿。光大二年(568年)11月,陈顼叛逆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
3、陈顼
陈宣帝陈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又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光大二年(568年)到太建十四年(582年)在位。
4、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1月-604年11月),字元秀,小名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陈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陈宣帝陈顼嫡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
陈朝天康元年(566年),授宁远将军,迁太子中庶子、侍中。太建元年(569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即皇帝位。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
5、陈霸先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姓
姓陈陈姓皇帝的皇帝一共有14个。陈瞻圣明元年在位、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蒨、临海王陈伯宗、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文佳帝陈硕贞(陈硕真)、陈大举(陈吊眼、陈钓眼)等。
陈姓皇帝有:陈霸先、陈蒨、陈伯宗、陈周全、陈友谅等等。
1、陈霸先
陈霸先(503年-559年)陈姓皇帝,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早年担任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令吏,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梁武帝瞩目。次年,受任为交州司马,前往交州讨伐李贲等人。
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大宝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毁侯景势力。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
梁承圣三年(554)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杀。陈霸先与王僧辩迎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至建康,准备称帝。承圣四年,北齐派兵南向,护送贞阳侯萧渊明即位。
九月,陈霸先在京口举兵,除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
先后击溃北齐两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进犯。后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又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
太平二年(557)受梁禅称帝。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去世,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2、陈蒨
陈文帝陈蒨(520年, 一说522年—566年5月31日),一作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
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嘉,559年到566年在位。
陈文帝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起家梁朝吴兴太守。敬帝绍泰元年(555),佐周文育平定杜龛、张彪,授会稽太守。太平二年(557年),陈武帝即位,封为临川王。
永定三年(559年8月17日),陈霸先去世,宣皇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定计秘不发丧,召其还朝,立为帝。改元天嘉。曾平湘州王琳、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之乱。
陈蒨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
天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566年5月31日),陈文帝陈蒨去世,遗诏皇太子陈伯宗继承帝位。时年四十五岁,陈朝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
3、陈伯宗
陈伯宗(554年6月12日或552年6月20日—570年5月),即陈废帝(566年到568年在位),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
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天康元年(566年)四月,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次年改年号为光大,陈顼晋位为太傅,准许佩带剑履上殿。光大二年(568年)11月,陈顼叛逆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葬于陈废帝陵(临海王墓)。
4、陈周全
陈周全(陈姓皇帝?-1795年),一名广闽,又名陈周,祖籍中国福建同安,出生于台湾彰化,以贩糖为业。1790年代为台湾天地会首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与苏叶合谋前往福建同安起事,事败之后,连同残余兵力返回台湾。同年,陈周全偕同台湾南路陈光爱等天地会人员攻击凤山县署,再败后则逃离凤山,藏匿于彰化。
1795年(乾隆六十年)二月左右,因为林爽文事件刚熄,加上中国“内地”商贾持续搜购米粮,致使彰化一带米价十分昂贵。不久,彰化地区发生抢粮动乱,虽官府派兵平定,但仍未能平定民怨。
同年三月,陈周全结合陈光爱等三千余人趁机起事。3月10日,主要成员为天地会会员的该武装部队攻占鹿港,杀死驻守鹿港的清朝官员。
3月13日,陈周全围攻八卦山及彰化城,并于两日后攻下彰化。不过该部队之后的北上攻打斗六,并没有获得胜利。
3月18日台湾道杨廷理带兵前往斗六,顺利解除斗六的围城危机,随后杨廷理并攻下迅速彰化与鹿港两地。陈周全与陈光辉、黄朝等复谋组织群众几千人。
于五月三日再次发动起义,击毙清水师游击曾绍龙,诛同知朱慧昌等,提出"争天夺国"口号,建立政权,年号天运。后为当地地主武装镇压,被俘牺牲。
5、陈友谅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岁。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次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姓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
追尊先祖
太祖
景皇帝
陈文赞
-
-
-
-
-
始兴昭烈王
陈道谭
?-549年
-
-
-
陈朝世系
高祖
武皇帝
陈霸先
503年-559年
永定
557年-559年
万安陵
世祖
文皇帝
陈蒨
520年/522年-566年
天嘉
天康
560年-566年
永宁陵
-
-
陈伯宗
552年-570年
光大
567年-568年
临海王墓
高宗
孝宣皇帝
陈顼
530年-582年
太建
569年-582年
显宁陵
-
长城炀公
陈叔宝
陈朝(1225-1400),越南语为Nhà Trần,越南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1225年,越南李朝女皇帝李昭皇禅位于陈煚,陈朝建立。陈朝对内沿用李朝国号“大越”,对外国号“安南”。因君主姓陈,史称陈朝。 [1] 都城位于升龙(今越南河内)。陈朝共有175年的历史。
1400年,胡季犛废少帝自立为王,建立胡朝,陈朝灭亡。
陈姓皇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陈姓帝王有哪些、陈姓皇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