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 窦融和窦宪是什么关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窦融,以及窦融和窦宪是什么关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窦融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为何却无偿送给刘秀呢?

因为窦融知道这个天下在当时仍然是姓刘,如果他贸然称帝,很可能只会适得其反,更何况窦融这个人并不是贪恋权力的人,而且又非常欣赏刘秀,所以才会如此心甘地将这4000里江山无偿送给刘秀。说到东汉著名的大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窦融这个人。在东汉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窦融并不贪图权势,他的大局为重的行为方式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为了天下能够统一,他无偿地将自己打下的这4000里江山送给了刘秀,这种气节非常令人佩服。

窦融起初并不是为刘秀做事,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名太守。他在王莽手下做事,也参与了一些镇压叛乱的活动。王莽死后,窦融带领部下投靠赵萌。赵萌重用了窦融,任命他为巨鹿太守。然而,窦融认为他的家族在河西有深厚的根基,也很有声望。河西地区肥沃,地势险要,如果天下发什么变故也好防御。所以,他便辞去了巨鹿的职务,留在了河西。

在河西,由于窦融的祖先都在此地当过官,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窦融建议耕种和养蚕,招募胡人,训练军队,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和人民的喜爱,并与少数民族有着和谐的关系。河西那边的部队逐渐向窦融投降,窦融使河西成为乱世绿洲,吸引了大量难民,进一步巩固了河西的声誉。不愿意为了河西的前途而分裂,结合当时的形式分析,他认为天下仍然属于刘家。所以,窦融才会决定向刘秀屈服。

窦融的屈服大大增强了刘秀的力量,使他非常高兴。窦融才华出众,多次立功,这使他更受赏识。刘秀给了他非常丰厚的报酬,甚至还和窦融进行了联姻,给窦融整个家族都带来了长久的荣誉和权力。

东汉名臣窦融的人物简介,窦融的人物事迹

窦融(公元前16~公元62)东汉初大臣。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王莽当政时窦融,为强弩将军司马窦融,从击翟义,封建武男。更始政权新立,窦融他见关东形势混乱,又累世仕宦河西,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败亡后,窦融领都尉职如故,据境自保。先事奉隗嚣,后见汉光武帝刘秀甲兵最强,号令严明,有意投靠。光武帝闻河西殷富,兵马精壮,又地接陇蜀,也遣使联络,以孤立隗嚣。建武五年(公元29)窦融归附东汉王朝,任凉州牧。八年,光武帝西征隗嚣,窦融率五郡太守及西羌、小月氏(古代游牧部族,原居今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窦融的河西走廊一带,后迁居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等步骑数万,与大军共同击破隗嚣,封安丰侯。陇蜀平定后,窦融奉召入京,历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窦氏一门贵宠,前后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当时贵戚功臣都无法相比,窦融子孙放纵,多行不法。永平二年(公元59),从兄子窦林因罪处死,汉明帝刘庄诏令窦融归第养病。岁余,上卫尉印绶。不久,病死于洛阳。

窦融少孤,王莽时期在强弩将军王俊部下作司马,参与了镇压瞿义、赵明起义,以军功封为建武男。其妹嫁大司空王邑为小妻。全家徙居长安,“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

2河西王窦融

王莽末年,起义者蜂起。王莽遣太师王匡前往镇压,王匡请窦融为助军,与樊崇战于青、徐一带。地皇三年(公元22年),窦融复从王邑征讨刘秀,大败于昆阳,逃回长安。汉兵入关时,经王邑推荐,窦融为波水将军,引兵至新丰,企图堵截起义军西进。

王莽失败后,窦融投降更始军,在大司马赵萌部下为校尉,后被推荐出任巨鹿太守。

窦融见更始政权不稳,东方扰乱,不愿出关。他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获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对其兄弟说窦融:“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兄弟们都同意他的看法。窦融于是辞巨鹿太守,谋求镇守河西,把家属带了去。在那里,抚结雄杰,怀辑羌众,河西民心向之。

窦融 在河西,与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结交。“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一致推窦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是时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得知消息,解印绶离去。窦融仍居于属国,领都尉职,而置从事监察五郡。

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所以,“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窦融等练兵马,习战时,明烽燧之惊。防羌人扰乱,击匈奴侵扰。“安定、北地、上郡流民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3东向破隗嚣

刘秀称帝后,窦融便想归附,因隔远而未能自通。这时隗嚣虽然采用建武年号,但“外顺人望,内怀异心”,派遣辩士张玄到河西游说,建议各自割据一方。说什么“今豪杰竟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字,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窦融召集豪杰与诸郡太守商议,有人认为刘秀受符命,和人事,也有其他说法,“或同或异”。窦融小心谨慎,“遂决策东向”。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夏,“窦融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于汉。梁统等各遣使随。”这时刘秀也遣使出使河西,争取窦融等共同对付隗嚣、公孙述。双方使者遇于途中,共还洛阳。刘秀见到刘钧等很高兴,赐窦融书,称赞窦融安定河西,远见卓识,并赐黄金二百斤,授其为凉州牧。

窦融接刘秀书,复遣刘钧上书,陈述投顺之意。同时遣弟窦友赴洛阳面陈心迹。窦友行至高平,适值隗嚣叛汉,道路隔绝,驰还河西。窦融遣席封携书间道东行通书。刘秀又赐窦融兄弟书,加以抚慰。

窦融既投顺于汉,乃致书隗嚣,批评他出尔反尔,不识世务,不顾民生,要他深思逆顺之道。隗嚣不理睬。窦融乃与五郡太守共作战备,上书请战。

刘秀对窦融的态度和表现颇为赞赏,并与其拉上外戚关系,说窦融乃文帝窦后家后裔,自己是窦后所生景帝之子定王之后;还说汉兵即将西进,希望窦融“以应期会”。窦融得到诏令,随即与诸郡守率兵入驻金城,进击投顺隗嚣的先零羌封何之众,大破之。只因汉兵未进,窦融乃引还。这时,梁统也与隗嚣断绝关系。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秋,隗嚣攻安定。刘秀将兵亲自西征,令窦融等定期相会。因遇大雨,道路阻绝,加之隗嚣已经退兵,乃止军。窦融已至姑臧,得到诏令而罢归。窦融恐刘秀久不出兵,上书向刘秀建议抓紧时机,东西夹击隗嚣,若旷日持久,则易生变故。

刘秀接受窦融的请求,建武八年(公元32年)夏,发兵征隗嚣。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刘秀会于高乎(县)第一(城名)。刘秀举行盛大宴会,待窦融以殊礼。任其弟窦友为奉车都尉,从弟窦士为太中大夫。双方遂一同进军,隗嚣之兵“大溃”,城邑“皆降”。刘秀因功封窦融为安丰侯,食安丰、阳泉、寥、安风四县。封其弟窦友为显亲侯。诸将也得到封赏。封赏完毕、刘秀率众东归,窦融等西还故地。

4放远权宠

窦融兄弟并受侯爵,久专西方,惧不自安。多次上书,请求辞职。刘秀诏令挽留。等到陇、蜀已经平定,窦融受诏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从者车千余乘,马牛羊被野。窦融到了洛阳,送上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缓。刘秀还其安丰侯印绶,以诸侯位引见,“赏赐恩宠,倾动京师”。过了数月,于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四月,任窦融为冀州牧,十余日后,又迁为大司空。

窦融自知不是刘秀的旧臣,故小心谨慎,多次辞让爵位,光武帝表示留用。窦融不敢再提请求。直到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刘秀才策免窦融官职。次年,加窦融位特进。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令窦融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其弟窦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窦融又要求辞职,光武帝则屡加赏赐。到了这时,窦氏一门贵显,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永平二年(公元59年),窦融从兄子窦林因罪下狱死。明帝多次下诏责让窦融,并“戒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窦融惶恐,复乞骸骨,被诏第养病。一年以后,窦融上卫尉印缓。后来,其长子窦穆,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矫阴太后诏,令六安侯刘盱去妇,娶其女为妻。永平五年(公元62年),被告发此事。窦穆等免官,家属受株连而归故郡,只留窦融于京师。不久,诏诸窦悉还京师。窦融终年七十八岁,谥为戴侯。

5经营河西五郡

西汉后期, 地主阶级无限制地兼 土地,迫使农民大量破产, 贫民沦为奴隶, 阶级矛盾 尖锐化,王莽篡位后,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促使矛盾更加激化。当时农民到处起义,到处封建割据,在这种情况下,窦融被部下拥戴为五郡在将军,割据了 河西五郡。

窦融是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世代在河西做官,深知河西的风土人情。被更始帝刘玄任命为张掖属国都尉,很有成绩,受到了河西人民的拥护。更始帝失败之后,陇西、天水一带已被隗嚣割据,并准备向西推进,进一步兼河西,发展其势力。酒泉太守梁统等认为天下大乱,若不同心协力,保全地方,就无法保护个人利益。于是,他们共推窦融为五郡大将军,领导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城五郡,保境安民。窦融率领张掖属国的精兵,“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遇有羌胡犯塞,窦融即率兵相救,负起了保卫地方的责任。有一次,先令羌封何杀金城太守,占领了金城,隗嚣立即派使者与封何结为联盟,准备发兵共守金城,窦融领何西兵击败了封何,斩首千余级,得牛马羊万头,谷物数万斛,保卫了金城郡不受侵犯。

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都有之后,窦融等想归附东汉,但因河西边远,金城以东到天水一带为隗嚣所割据,中间隔阻,未能实现其愿望。到公元二十九年(建武五年),派遣使都者刘钧奉书到洛阳,表示归附臣服之意。这时候,光武帝也看出了窦融等心欲东向,主动派使者持诏抚,双方使者遇于中途,在表在窦融愿归附东汉王朝的诚意之后,光武帝立即授窦愿归凉州牧。当时州不设郡县,武威郡治在姑臧,下属十三县,除西汉所领十县外,又增加了(今泰县境内)祖厉(今靖远县西南),显美(今永昌县)三县。

西汉末与东汉初,正当中原动乱,民不聊生的时候,窦融在河西采取了比较宽和的政策,“习武修文,保境安民,”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河西一带成为一个比较安宁的地区。特别是姑臧更为富饶。《后汉书"孔奋传》说:“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贷羌胡(与少数民族做买卖),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接古时集市交易,通例为一日三合(即交易三次),今一日四合,足见商业很兴旺。所以到这里做县官的人,不满几具月就发了财,当时姑臧是汉、羌、匈奴各族杂居的地方,从商业的繁荣,可以看出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富有,由于没有战乱,地方富庶,当时避难者,一次就返回四千三百余口。

为凉州牧时很有作为。建武八年,光武帝车驾亲征。隗嚣败降后,光武帝论功行赏,封窦融为安丰候。窦融还能够任用贤良官司吏,武威太守。建武五年,窦融清避难于武威的孔奋出任议曹掾(官职),守姑臧。孔奋是一个很清廉的官,生活很简朴,常和家人吃粗米淡饭,别人讥笑他:“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意思是生在富地,不会享福,白受辛苦。孔奋在姑臧任职四年,受到人民的拥护。后被调职,一辆单车除载家人行李外,别无他物,民众留恋不舍,追送数百里,赠送财物,孔奋一律拒绝接受,真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经营河西五郡的举措,客观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史鉴价值向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采取稳定社会的举措

窦融在经营河西五郡之初,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外部环境 隗嚣称王陇右、卢芳与匈奴联兵扰掠北部边疆羌人寇掠金城、陇西匈奴胁迫西域各族东寇,河西郡县城门常常昼闭。在如此严峻的政治形势下,窦融为稳定河西地区社会,首先运用权谋,断然改变了河西各郡郡守权均力齐、各自为政状况,使自己登上了河西五郡大将军之位,并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于自己一人之手,又把各郡豪杰、名士抚纳于自己翼羽之下,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集团,使经营河西的活动有了政治保证。其次,窦融从一开始就大力扩充步兵和骑兵,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在平日“厉兵秣马”,而战时则与各郡郡守共同率兵出征,且屡战屡胜,遂使河西五郡出现了“兵马精强”局面。第三,为防御南面的羌人、北面的匈奴、西面的西域各族扰掠,窦融健全了由郡县、都尉府、塞、部和燧等军事机构构成的边防防御、警戒体系,并制定和严格实行了《塞上烽火品约》边防守备条例,为保障社会安定和居民的安心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多方开展生产活动

窦融在河西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生产活动。在农业生产上,窦融把地方郡县和军队分为两个管理系统。在地方郡一级设“农都尉”,县一级设“田吏”,并由这些农官具体负责农耕事务。在军队系统,实行军屯制度,具体屯垦事务由军事长官兼理。当时河西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二十多个,大体可分为麦、米、谷、豆四大类,其情况可与农业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并驾齐驱。

河西五郡地区,自古林木稀少,天然绿洲常常遭受沙尘暴侵袭,植被保护问题当时就已受到人们的重视。窦融时期,曾通过采取严令“吏民毋得伐树木”措施来保护环境,从保护林木入手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在历史上为我们树立了可资借鉴的表率。为了发展五郡畜牧业,大将军府曾设置了“牧师苑”,专们负责畜牧事务,同时又颁布了禁杀马牛的政令,用来保护役畜。在建武十二年(公元三十六年),当窦融等前往洛阳晋见光武帝时,在路上所驱赶的马牛羊就多得满山遍野,而仅用来拉车的马就有四千多匹。

在窦融经营时期,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发展,马拉的大木轮车已经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建武八年(公元三十二年),窦融攻打隗嚣时,所出动运输辎重的马拉木轮车就达五千多辆。商业贸易也有了显著发展,仅有姑臧(今武威市)地方,就已开辟了专门供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居民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而且每天开放四次,其交易之盛可见一斑。

三、实行“宽和”的民族政策

窦融对河西五郡境内的羌、小月氏、秦胡(匈奴化的秦人后裔)和卢水胡(黑河中上游地区的少数民族)等实行“宽和”政策,一方面招抚游徙不定的各畜牧民族,安置他们定居、“田作”,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牲畜从政策上给予保护,严令禁止征调各少数民族的马、牛服徭役,因此各族民众纷纷归附。当时,窦融还允许各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姑臧市场的商品交易活动,从而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欢心”和拥护。

窦融的苦心经营,促使河西五郡出现了社会稳定、“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和“兵马精强”盛况。以上卓著业绩表明,窦融对河西五郡的经营,堪称历史上西部区域开发的一个成功范例,很值得今天研究和借鉴。

张掖最早的首领是谁

张掖最早的首领是窦融。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 《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

窦融用四千里江山换取家族六百年富贵,为何却还是覆灭了?

窦融曾经效力于王莽,后期来到河西走廊,乱世时期各路枭雄割据封地,而窦融则是依靠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家族势力占据河西走廊四千多里。最后投靠刘秀,成为河西最大的家族,家族出过好几个皇后极为显赫,但是最终被宦官所害,一族全部覆灭。

窦融起初是效力于王莽,后来被王莽任命到河西任官,来到河西后窦融依靠着家族的实力和自己的能力,与河西的大家族和豪强们结盟,他认为王莽并不是能够一统天下的良人,于是割据河西四千多里土地。成为河西之地的老大后,窦融实行宽松的政策劝课农桑,开放对胡人的管制,推动名族融合相互结亲,流亡到这里的百姓越来越多,河西也变成了绿地,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繁荣。

在公园32年时刘秀决定征讨隗嚣,窦融积极配合使得刘秀大败隗嚣。刘秀登基后,窦融决定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四千里土地,归顺于刘秀,刘秀知道后十分高兴给他无数封赏,还给了他三公的地位,但是窦融都意义谢绝了,这下刘秀就更开心了,与窦融结为了亲家。自此以后窦家涌现出2个皇后,2个大将军。朝中勋贵纷纷与窦融结亲,窦家一时风光无限。

东汉覆灭以后,窦氏一族仍然在河西有着显赫的地位,皇室依然与窦氏一族结亲,隋唐时期窦皇后依然是出自窦氏一族。从东汉到唐朝,窦氏一族足足风光了六百多年。汉和帝刘肇登基后因不满窦氏一族外戚强权,与宦官谋和害死了自己的舅舅,逼迫窦皇后交出权力。

自此以后窦氏一族一蹶不振,最终覆灭了。

窦融打下4000里江山原可以割据一方,却为何要把江山拱手送给刘秀?

说起东汉名臣就不得不提窦融窦融,在东汉这个人才辈出窦融的朝代窦融,窦融不贪恋权位,以大局为重的行事风格使他长留青史,他为了统一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送给了刘秀,也给自己和家族带来了长久的荣誉。

说起来窦融的一生也比较传奇了,最开始他并不是为光武皇帝刘秀效力,他出身在一个富贵之家,祖父做过太守。他在王莽的手下为官,当时也参与一些平定叛乱的活动。王莽死后,窦融率部下投靠赵萌,也受到赵萌器重,被任命为巨鹿太守,但窦融认为自己一家在河西根基深厚,也很有威望,而河西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天下有变也好防守,选择辞去巨鹿的职位,驻守河西。

到了河西,因为祖辈都在河西做官和本身的才能,窦融劝事农桑、招安胡人,操练兵马,为人受到大家赏识和百姓们爱戴,和少数民族也关系融洽,河西一方势力都渐渐归顺窦融,成为一个整体,窦融将河西治理成为乱世的一片绿洲很多难民慕名而来,更加壮大了河西一地的声誉。而窦融为了河西的将来考虑,不愿意再分裂下去,结合了当时的形式分析,认为天下还是属于刘姓的,而当时洛阳的刘秀是势力最强大的,窦融决定归顺刘秀。

窦融的归顺使得刘秀实力大增、非常高兴,窦融才能出众、屡次立功,更加受到赏识。刘秀对他的赏赐非常丰厚,甚至还与窦融成为亲家。窦融为人谦退,屡次拒绝或者申请退回封赏,越是如此刘秀越是赏识他,给他更多荣宠,给整个窦氏家族都带来了长久的荣誉和权势。

作为割据河西的军阀,窦融如何在乱世保全自己呢?

俗话说,乱世人命不如猪狗。这句话对于身处乱世之中老百姓是如此,对于在乱世中割据一方的豪强也不例外。一旦乱世出现,不论处于什么样地位的人物,都只能在世界上挣扎求存。像刘秀这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平定乱世,开辟一个王朝的人,是凤毛麟角的。

而大多数身处乱世中的人,都会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沉沉浮浮,然后化为乌有。

只有少数英杰,他们虽然没有刘秀这样平定乱世的本事,也没有选择追随真命天子,却也凭借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东汉时候的安丰侯窦融便是其中的典型,他是两汉之交割据地方的军阀中少见的全身而退者。

窦融出身非常显赫,祖上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是西汉皇室的外戚家族。西汉时候除了刘氏诸侯王外,外戚和勋贵都掌控着国家的重要资源。窦融家世出众,从高祖父开始就是平陵一代的豪强,在地方是有了很强的势力。

然而平陵处于关中地带,靠近咸阳和长安,在西汉末年是纷争时期的地方。尤其是王莽篡汉以后,关中地域长期陷入争战,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除了王莽的军队外,先后有更始政权、绿林军、赤眉军、陇右军阀隗嚣等各方势力争夺,使得当地的豪强门阀成为了列强口中的肥肉。

因此身处关中的豪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可悲的门阀,他们要应付各方势力的掠夺,还要保存家族,日子过得非常悲催。尤其是在绿林军和赤眉军劫掠关中后,这里可以说是尸横遍野,满目疮痍。搞得连赤眉军自己都在关中呆不下去了,被迫向关东撤离,寻找栖身之所。

然而在窦融的带领下,窦家不但在这场乱世风暴中得已保存,还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可见其生存之道有着高明之处。而且在众多割据军阀先后被刘秀消灭的情况下,他能够找到机会及时归附东汉,并且最终成为被汉明帝刘庄列入云台的名将,这识时务的本事堪称一绝。

汉哀帝去世后,王莽掌控了汉朝的朝政,一步步的开始篡夺皇权的行动。此时周边发生了不少反对王莽的起义,先后都被王莽派出的军队所镇压。而此时窦融在强弩将军王俊麾下担任司马,也参加了镇压各路义军的行动,积累军功被封为宁武男。然后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大司空王邑,逐步进入了王莽政权高层,将全家都迁入长安城。史书上说他"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成为王莽政权中的后起之秀。然而他并没有如王氏家族那样嚣张跋扈,而是低调为人,抚养弱弟,奉养老母,受到周围人的好评。

窦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窦融和窦宪是什么关系、窦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