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霜的拼音,以及学习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霜霜的拼音的拼音:拼音 shuāng 部首 雨 笔画数 17
“霜”的解释
1. 霜 拼音霜的拼音:[shuāng]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霜的拼音,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组词】: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组词】:柿霜。西瓜霜。
(3)形容白色。【组词】:霜鬓。霜刃。霜锋。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霜”字的成语
饱经风霜 风刀霜剑 傲雪欺霜 冷若冰霜 卧雪眠霜 披霜冒露 雪上加霜 六月飞霜春露秋霜 霜气横秋 露往霜来 五月飞霜 严霜烈日 久经风霜 傲霜斗雪 傲霜凌雪傲雪凌霜 冰霜之操 冷如霜雪 凌霜傲雪
霜”,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uā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霜”的基本含义为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如霜降、霜冻;引申含义为像霜一样的东西,如柿霜、西瓜霜;形容白色,如霜鬓、霜刃
霜拼音:shuāng,声母sh,韵母ang,音调阴平。
基本信息:
部首:雨,四角码:10961,仓颉:mbdbu
86五笔:fshf,98五笔:fshf,郑码:FVFL
统一码:971C,总笔画数:17
基本解释: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霜害[shuāng hài]
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2、糖霜[táng shuāng]
粘在食物表面上的一层白糖。
3、柿霜[shì shuāng]
柿子去皮晾干后,表面形成的白霜,味道很甜,可入药。
4、霜期[shuāng qī]
入秋后第一次降霜起到第二年入春后最后一次降霜止的一段时期。
5、晚霜[wǎn shuāng]
霜期结束阶段下的霜,出现在早春。对农作物有害。
霜的拼音和词语如下:
霜的普通话读音是 shuāng。
“霜”,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uā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霜”的基本含义为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如霜降、霜冻;引申含义为像霜一样的东西,如柿霜、西瓜霜;形容白色,如霜鬓、霜刃。
在日常使用中,“霜”也常做名词,表示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如霜雪。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霜”与“霜冻”、“霜降”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
组词拓展:
冰霜、傲雪凌霜、雪上加霜、饱经风霜、冷若冰霜、霜害、早霜、晚霜、糖霜、金鸡纳霜、霜冻、霜期、柿霜、霜天、风霜、霜灾、无霜期、清霜、霜标、两鬓霜华、果霜、肃霜、霜漏、霜矛、霜露之病、霜魄、霜辰。
霜的拼音:shuāng,声母是sh,韵母是ang,介母是u,声调是一声。
霜释义: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
2、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
3、形容白色:霜鬓。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冰霜[bīng shuāng]
比喻坚贞的节操。
2、霜冻[shuāng dòng]
夜间近地面空气温度降到0℃或0℃以下使植物遭受冻害的现象。水汽在这一温度下达到饱和时则出现霜。用烟熏、覆盖、灌水等办法能防止或减轻植物冻害。
3、早霜[zǎo shuāng]
霜期开始阶段下的霜,出现在晚秋。
4、霜天[shuāng tiān]
指寒冷的天空;寒冷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5、霜灾[shuāng zāi]
较大面积遭受霜冻而造成的灾害。
关于霜的拼音和学习拼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