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和戚夫人 吕后和戚夫人的故事

今天给各位分享吕后和戚夫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吕后和戚夫人的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吕后为何痛恨戚夫人?

吕后对于戚夫人吕后和戚夫人的恨吕后和戚夫人,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第一、戚夫人夺走她的丈夫。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吕后和戚夫人,也是正室,戚夫人只是妾室。古代嫡庶观念很重,所以吕后原本就比戚夫人要高一截。当初刘邦穷得叮当响,吕后身为千金却答应嫁给吕后和戚夫人他,嫁过去之后,吕后也尽心孝敬公婆,担任了刘邦贤内助的角色。

可以说刘邦的成功,与吕后在背后支持他是分不开的。如今戚夫人什么都没做,就抢走了她的丈夫,这口气吕后怎样都不能忍。

第二、戚夫人儿子差点夺走太子之位。吕后是正妻,她的儿子就是嫡子,拥有绝对的皇位继承权。可刘邦却多次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也就是刘如意为太子,这也是吕后不能忍受的。吕后为人强势,一早就想将权力控制在手上,要是刘如意当了皇帝,不仅什么权力都没了,就连她们母子的性命都难保。而刘邦之所以想立刘如意为太子,都是因为戚夫人受宠的原因,所以吕后将所有矛头都指向戚夫人。

第三、戚夫人自身招惹祸端。仗着刘邦的宠爱,戚夫人有着很明显的恃宠而骄,即使是刘邦去世,她也不知收敛。吕后本来就强硬,戚夫人还执意硬碰硬,最后只能落得悲惨收场。

吕后和戚夫人,一个是同甘共苦的原配,一个是坐享其成半路杀出来的小,注定二人之间会有一段悲凄故事。而且戚夫人是想让刘邦废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喜欢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不喜欢刘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女人成为人母,对待子女的事情,往往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戚夫人是自己的情敌,戚夫人的儿子是自己儿子的政敌。吕后怎会不恨她。

戚夫人和吕后的关系为何会闹得这么僵?原因是什么?

在刘邦废除立太子的过程中,戚夫人本来就占有很大的优势。 刘邦站在她这边,更重要的是,刘邦废除立太子的态度非常坚决,即使很多人反对,他的想法也是肯定的,似乎谁也不能改变。本来,有了皇帝的支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一定会成为最好的继承人选。 但是,为什么戚夫人最后失败了呢?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大致有三个原因;第一,戚夫人自己的能力很弱。 戚夫人当时决定挑战皇后地位时,错误地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吕后,错误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他认为可以利用刘邦对她的宠爱平定群臣,实现自己皇后的梦想。

但是戚夫人自己的能力非常弱,除了给皇帝鼻涕擦眼泪以外,别无他法。第二,废立太子阻力大。 首先,废立太子的条件是太子犯了大错。 比如篡位什么的,刘盈自己没有犯大错误,废太子很难被群臣接受。 太子储本来就关系到国家的国本,不能随便交换。 而且这是“废长立幼”,对于遵守传统礼法的大臣们来说更是难以接受。 所以,可以看出戚夫人面临的阻力之大。第三,戚夫人没有依靠的势力。 我们说,齐夫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皇帝宠爱她,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依靠的势力,也就是政治资源。 废除立太子原本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本是派系之争,戚夫人想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整个功臣集团,其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戚夫人想要刘邦通过宠爱她来赢得皇后的地位,让自己的儿子上位,基本上不太现实。

过去,我们谈起刘邦的“戚夫人”和“吕后”时,都认为戚夫人之所以在吕后受到迫害,是因为吕后有“嫉妒”。 她嫉妒妻子比自己更疼她,嫉妒儿子刘盈没有妻子刘如意,所以她掌权后杀害了妻子和赵王刘如意。 有趣的是,齐夫人被她砍掉了四肢,变成了“人窝”。但是,实际上,并不像单纯的“嫉妒”那么简单。 吕后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政治斗争,她的这些行为只是制造恐惧,让更多的人服从她。

吕后和戚夫人的故事。

吕后,(公元前242~公元前180) ,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认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汉王四年(前203),项羽因形势失利,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和刘邦父母获释。次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吕后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 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后来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惠帝七年,刘盈忧郁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8年。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 吕后称制期间压制功臣势力,大封诸吕为王,拔擢亲信,专擅用事。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外通过和亲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享年62岁。她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合刘邦的旧臣,杀掉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灭吕氏家族,恢复了刘氏政权。

戚夫人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本山东定陶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 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砖石所见,多为舞袖、折腰,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刘邦常与戚夫人在宫中歌舞作乐。相传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宫后曾讲,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共入灵女庙,祭神歌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接着「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到了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这很像民间迎神赛会时群众性的娱乐歌舞活动,「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是人们手臂相连,一面唱歌,一面脚踏着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

戚夫人曾红极一时,极得汉高祖宠爱。但汉高祖死后,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惨遭汉高祖之妻吕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作「人彘」。

后人赞美戚夫人的技艺,并深切同情她悲惨的遭遇。在不少反映这一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中,都表现了上述感情。

登位后,刘邦宠爱戚姬,渐渐冷落了陪他四处征战的结发妻子吕雉。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软弱,不像自己,想要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在张良的计策下,太子于一次宴会中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雉知道后,以此为把柄,毒死了刘如意,下令剪去戚氏的一头飘逸青丝,并且将戚姬的手脚砍断,用两只月牙形的钳子夹出了戚姬的眼球,用香烛熏聋了她的耳朵,灌哑酒,关在厕所里,起名为“人彘”。

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惠帝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年方24岁。说到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他自然也是吕雉铲除的对象。只是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细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绝了。吕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不敢拒绝,果然来到长安。

吕雉虽狠毒,刘盈却天性善良,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吕雉无从下手。刘盈每日有早起习射的习惯,年幼娇气的如意却无法坚持。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可吕雉偏偏趁这半刻,鸩死了如意。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剩下弟弟七窍流血的尸体。

汉代后宫故事,戚夫人和吕后的故事

汉元年吕后和戚夫人,刘邦东征,过定肉时得定陶美人戚姬,伴随军中。不久,戚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汉七年,如意立为代王。削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以后,刘邦分封诸子,长子刘肥已封齐王,薄姬所生刘恒封代王,赵姬所生刘长封淮南王,戚夫人所生如意封赵王,另有刘恢封梁王、刘建封燕王、刘友封淮王。

太子刘盈是吕氏所生的儿子,刘邦不喜欢吕后和戚夫人他。刘邦在分封为王的诸子中,最喜欢的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惫。刘邦常说,刘盈为人仁弱,不像我,只有如意像我。刘邦还常在戚夫人宫中,把如意抱在膝上,对如意说,我终不会把不肖的儿子放在爱子之上!废立太子的想法已是滋于言表,后宫便无法安宁了。

要想废立太子,大臣得同意,起码要让大臣不致反对,因为太子是储君,是一国之本。汉十年,刘邦在朝堂上正式提出废太子刘盈。朝臣始而惊仔,继之强烈反对,尤以刘邦的同乡汾阴侯周昌反对最烈。周昌有些口吃,听说废掉太于而立赵王如意,更是急火攻心,连说:“不不不可”。刘邦问他为什么不可。周昌怒气冲冲,憋得满脸通红地说;“臣下下下说说不出来,但臣下下下知道,这这这事不可!陛陛陛下要换换换太子,臣下下下决不奉诏!”

刘邦听了不禁放声大笑,一件极其严肃的事便就此作罢。吕氏随后跪谢周昌,说要不是他,太子就废了。后来,吕后从张良处得计,请来了商山四皓,这才险险地保住了太子认。得宠的戚夫人并不想做皇后,但一心一意要立如意为太子,每日在刘邦前哭泣。

刘邦几次废立未遂,便在一次见到八十多岁的商山四皓之后,招呼戚夫人指着他们说道:“唉,想换太子,大臣们却拼死护着;瞧瞧,那走去的四个老家伙,我请都请不到,他们却是慕名辅佐太子;没有办法,太子刘盈羽翼已成,恐怕难以更动了。日后我去了,吕后就是你的主人!”

戚夫人听了这些,伤心地哭泣不止。刘邦也陪着落泪。稍平静一点,刘邦抚着戚夫人,柔声地说,咱们原先都是楚国的人,你起来吧,给我跳一支楚舞,我来陪你唱支楚歌。戚夫人泪水蒙蒙,展开双袖,悲痛欲绝地跳起了楚地舞。刘邦踏着节拍,用楚调唱出了心中的哀歌:鸿鸽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姗墩,尚安所施!

舞尽歌罢,戚夫人已泣不成声,像个泪人儿。从此以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的事。

刘邦在几次废立的事情以后,心神不定,夜食难安。日后的戚夫人与爱子如意怎么办呢?他们哪是吕后的对手?大臣赵尧见刘邦终日如此,闷闷不乐,便悄悄说道:“陛下天天这样优虑,是不是为戚夫人和赵王如老?担心他们与皇后不和,恐怕将来难得保全?”刘邦点点头,沉沉地叹口气:“是呀,正是担心这个,又没有妥善的办法!”赵尧想一想,这才说道:“办法是有,何不挑一个强千的大臣做赵王的丞相呢?这个大臣要皇后、太子、大臣们都害怕才行。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最合适。”

于是,刘邦便召见周昌,派他去赵王封地去做承相。

汉高祖十二年职公元前195年)春夭,刘邦去世了。吕后封锁后宫,布置调度,四夭秘不发丧。吕后想杀掉辅佐刘邦的诸将。郦商、审食其反对,晓以利害,这才作罢。太子刘盈即位,年17 岁,为汉惠帝。吕氏尊为皇太后,裁决政事。

吕后临政的第一件大事是派人把戚夫人抓起来,囚在深巷。她派人把戚夫人的头发剪去,给她戴上脚镣手铐,穿上囚犯的摘色衣服,命她每天在荒院中春米。戚夫人过惯了富贵荣华的生活,突然一落千丈,干起了这些苦活儿,心中便无限伤痛。她在干苦役的当儿,苦痛无法排遣,便悲戚地唱了起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悲痛中的戚夫人思念先皇无奈,便思念起了仍做着赵王的儿子。儿子怎么不来救救自己?儿子又怎么才能知道?戚夫人的悲歌,很快传到吕后的耳里,吕后一声冷笑,立即派人去赵地接赵王如意。接连去了三个使者,都被赵相周昌给顶回来了。吕后调周昌到长安,然后派人接如意到长安,如意只好跟随而来。

惠帝刘盈知道吕后的用意,听说如意将到长安,便亲自接到宫里,饮食起居和他一块。几个月的平安生活,倏忽而过。这一天,惠帝起床后到宫外练箭,没叫醒如意。结果,回宫以后如意已被强迫喝毒酒而死。惠帝奄无办法,只好安葬了他。

赵王如意死了,就轮到戚夫人。她将戚夫人抓来,砍其四肢,瞎其眼,聋其耳,割其舌,把她放在厕所中,称为“人彘(即人猪,当时的厕所是与猪圈相连的)”,但这时,戚夫人还是活着的。这样她还不解恨,还叫汉惠帝刘盈来看。

刘盈看到了厕所中的这个血肉模糊无四肢的光头怪物的时候,嚎啕大哭,即病了一年多。后来,因为“人彘事件”的刺激,他从此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仅在“人彘事件”发生七年后,就抑郁而亡。

后世研究这段历史,常把刘邦和戚夫人与项羽和虞夫人相提并论,于是有诗云: 亥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戚夫人在悲戚的楚舞中,已经预感到了她日后苦痛不堪的命运。

【结束语】吕雉不可不说是一个“厉害”的女子。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一般女子都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而吕雉并不是这样,她有谋略有才智但是性情残忍,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她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之一。

吕雉和戚夫人有何恩怨?揭秘吕雉和戚夫人的“宫心计”

吕雉和戚夫人的恩怨众说纷纭,吕雉大权在握后,刘邦宠姬戚夫人被其痛下毒手,残为“人彘”,历来被世人诟病。吕后为何那么痛恨戚夫人,而戚夫人难道就没责任吗?

吕雉——刘邦的糟糠之妻

吕雉与刘邦因吕父相面结亲,年不足二十,而穷小子刘邦已是四十开外的人了,无疑吕雉对刘邦是寄有期望的。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应该说此时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是和谐宁静的。但随着刘邦芒砀山落草,这种平静被彻底打破,吕雉因受到株连被关入县大牢,受尽折磨。

吕雉和戚夫人的夫君之争

刘邦当了汉王后,非但没有把糟糠之妻吕雉接到身边享清福,只顾自己在外掳掠财货与美人,使得项羽趁机劫持吕雉及其父母于军中,羁留长达两年多,其间的痛苦遭际也只有吕氏一人知道。历尽磨难好不容易归汉营后,吕雉吃惊地发现丈夫身边早有了色艺俱佳的戚夫人,这对一个有过太多付出的女人来说,焉有不恨?

吕雉和戚夫人的夺嫡之争

刘邦登基,吕雉被封为后。深受宠爱的戚夫人自有了儿子后,早已不满现状,一心觊觎后位,她日夜啼哭恳求刘邦废长立幼,而刘邦爱屋及乌,也对这个儿子刘如意喜爱有加。得到刘邦公开支持的戚夫人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夺嫡之争,开始对吕后予以打击。先是让刘邦力主已婚的吕后之女鲁元公主和亲匈奴,被吕后哭闹计败后,又利用所谓的“张敖谋反案”继以迫害,再次遭挫后竟让幼子如意取代张敖分封赵地,而降敖为宣平侯。

戚夫人谋略不足而妄图侍宠夺位,一再挑战吕后的忍耐底线,最终备受摧残而死固然可怜,然而这何尝不是政治争斗必然付出的惨重代价。

吕雉与戚夫人的故事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却很受刘邦冷落,在刘邦东奔西跑打天下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等刘邦天下坐定,身边早有更年轻漂亮的戚夫人了,戚夫人更常常恃宠而骄,嚷嚷着劝刘邦改立自己儿子做太子,这让吕后如何不恨?老公不爱自己,就指望着靠儿子留着家里的地位了,小三儿却还暗地里要把自己儿子的继承权也夺走。史记吕太后本纪是这么说这段故事的: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等刘邦一死,吕后便千方百计除去戚夫人和她儿子,最后是“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把她手脚砍断,挖去眼睛,耳朵熏聋,再喂哑药,把她放在厕所里,骂她“人之猪”,这种整法,可谓大奶整小三的极致了。

吕后固然是心狠手辣的大奶,不过可以想见她的怨恨不是无来由的。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对自己不好,已是伤透自己的心,寄希望在儿子身上,差点也让小三给抢了。她是生性刚毅的女人,又有娘家在背后撑腰,知道凡事靠不了男人,只能靠自己。运用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智慧,慢慢她就有了自己的势力;而戚夫人呢?我想象她就是一个年轻,漂亮,但不甚聪明的女人,前半生没吃过什么苦,因为一个男人的宠爱想要什么都来的容易,自然没什么危机感,但靠山一倒,自然就没有什么戏好唱了。也算她倒霉,碰到吕后这样的对手。

往往一个强势的母亲就会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吕后也是如此,孝惠帝见母亲如此狠辣,终日饮酒作乐,不问朝政。年纪轻轻就死了。。。哎,日光底下无新事啊~~ 最毒妇人心

吕后和戚夫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吕后和戚夫人的故事、吕后和戚夫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