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后谁赢了 正统三国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国最后谁赢了,以及正统三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三国演义中,最后谁赢了?

三国演义中三国最后谁赢了,最后是由司马家族夺去曹魏政权并建立三国最后谁赢了的晋朝统一了三国三国最后谁赢了,取得了该时期天下大一统的胜利。

司马家族统一三国的情况三国最后谁赢了

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

279年,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三国最后谁赢了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

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西晋统一三国的理由:

司马家族建立的西晋能够统一三国,也是因为司马家夺取了当时国力最强的曹魏政权,让他们有了硬实力,其次后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到了后期国家的整体实力都远不如后期司马家所掌控的政权,最终被西晋所灭也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主要势力:

曹魏(213年5月—266年2月4日)

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吴(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最后谁胜利了?

在魏蜀吴三国的争霸战之中,最后是魏国胜出了,实现了统一。

三国时期最后谁赢了?

司马懿赢了。

三国时期起止时间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到280年结束。广义一般认为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280年结束。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由于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曹操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马谡违反军令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玄学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国赢?

《三国演义》最后是司马懿赢了,魏灭蜀国,然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昭儿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国,后续东吴归顺晋国,三国统一!

三国演义的剧情简介 · · · · · ·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cpvi 提取码: cpvi

三国演义最后哪国胜?

三国演义的最后,魏蜀吴三国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最终是晋国一统天下。

三国演义最后一句话,三国归晋,所以没有哪国胜利。

《三国演义》最后一章,“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压轴人物是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羊祜敲响了三国一统、由乱而治的鼓点。晋武帝实现统一大业之后,也慨然叹道:“此羊太傅之功也!”

扩展资料:

晋国统一之战: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司马炎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赋税,安定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相距最近,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

由于孙皓挥霍无度,部队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欢迎,走要欢送。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

司马炎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发动灭吴之战,20万晋军直扑东吴,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

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锋利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孙吴灭亡。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司马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百度百科-西晋

三国演义最后哪个国赢了 谁赢了

晋国,三国归晋。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朝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三国最后谁赢了和正统三国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