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做法及规范 散水做法及规范是哪个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散水做法及规范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散水做法及规范是哪个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关于建筑有哪些散水做法?规范要求又有哪一些呢?

在建筑物上面做散水其实目的就是保护墙壁,不让墙壁受到雨散水长期的侵蚀。一般来说散水的做法如下,需要说明一下散水的施工顺序必须要在外墙的所有工程完结之后才能进行施工。第1步就是留缝,散水和外墙面之间需要留一条缝隙,而且所有的缝隙都必须保持宽度一致,然后再使用沥青或者是封闭胶灌注在缝隙里面。然后是如果存在拐弯的地方在拐弯位置必须要留下一条缝隙,这是伸缩缝,也同样使用封闭胶或者是沥青进行填充。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保持散水的伸缩性,因为随着雨散水的侵蚀,散水的位置会有所变化,而伸缩缝就是预留给这些变化的空间,使得其能保持散水排散水的效果,不影响地基。完成留缝之后,就要构造坡度,因为散水的原理就是利用有坡度的斜面去将屋里面的雨散水排向周边。所以坡度的设计也将直接影响雨散水排放的效果,散水的坡度要求要平而且要直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砖块进行代替。

最终出来效果要求散水的表面必须要整洁,没有出现裂缝,起砂这些现象。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散水的坡度平面不积水。做散水的过程必须要严格的监督,因为如果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散水的功能,时间久了地基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而散水在施工的时候也有其安装的规范,第一间隙要求,室外的台阶和散水这些都应该和房屋的主体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要断开,不能直接连接起来。第二尺寸,散水的分段不应该超过1.5米,而坡度方面则不应该小于3%。第三填充材料,缝隙里面填充的材料必须要使用不受温度影响而膨胀的材料。

散水做法及规范 怎样做散水规范

1、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要一致,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为20mm;

2、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3、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4、散水、台阶要内高外低。

混凝土散水的做法?麻烦具体说说

1、散水做法:首层室外散水的实际范围及位置见首层平面图散水做法及规范,实际做法有这些图所示:散水大样图2、施工工艺流程散水内场地平整注混凝土回填土并夯实混凝土养护模板支设搅拌混凝土浇3、首层室外散水出外墙外表面的宽度为1200mm,散水平面至少压外墙石材3-5mm,散水内侧比室内高程低2cm,散水向外找坡坡度约为2%。4、砼散水转角及沿散水长度方向每6m均留设20×20mm(宽×深)的伸缩缝,转角处伸缩缝与外墙面(包括阳台外阳角)成45度角,其它部位伸缩缝与外墙面垂直,伸缩缝位置防止设在明装雨水管部位。5、散水施工前,回填素土及3:7灰土应该仔细夯实,回填时,至少夯实达到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纵横交叉,分层夯打,不留间隙,在墙边、边角、阴阳转角、管边等无法用打夯机夯实的部位人工用木夯夯实。6、模板支设时,依照散水的厚度裁切好模板的尺寸,模板高度超出散水厚度50mm,模板侧面采用Φ20钢筋@600进行加固,钢筋深入夯实土内不小于30mm。7、散水C20砼用机械搅拌均匀密实,搅拌时间不少于150s。地面混凝土表面收完后应该用木抹子搓压表面,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两至三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用铁抹子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铁抹子三次压光。8、养护:浇筑完毕约12~14小时后,砼达到终凝后视天气情况铺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50厚阻燃纤维被进行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同时,由专人负责成品保护,严禁上人踩压,养护时间不少于7d,当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方可正常使用。二、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砼所用材料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散水做法及规范;1.2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散水严禁下沉。2、通常项目:2.1面层表面洁净、密实、无裂缝、蜂窝、麻面、脱皮、起砂等缺陷;2.2面层表面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度为4%),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2.3缝宽窄、深浅均匀一致,缝内填嵌均匀饱满。三、成品保护1、外墙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关注不能污染已经施工完毕的外墙砖(石材)。2、散水浇注完毕在养护期间禁止行人及施工机械在上面行走。四、安全环保措施1、工人进行施工时应该佩戴安全帽。2、工人在进行散水施工时,随时关注上部外墙的施工情况,并派专人进行看管。3、施工应该做到活完场清。4、各种材料应该妥善保

关于散水做法及规范和散水做法及规范是哪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