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庄宗 如梦令后唐庄宗

今天给各位分享后唐庄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梦令后唐庄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能多次击败如日中天的契丹?他是如何做到的?

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所以能够击败如日中天的契丹,跟其个人的军事才能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李存勖建立了一个以沙陀人为主的强大军队,再加上当时的契丹部落的军事实力还远远不足以挑战中原的各个国家。

李存勖作为后唐的开国皇帝,年轻时期就以能征善战出名,而且还懂得诗词歌赋,可谓文武双全,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当时在五代时期可以说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多次击败了前来侵扰的契丹军队,李存勖打败契丹之时,当时正时梁晋两国之间势如水火之时,契丹原本想从中渔利,没想到三十万大军被李存勖的七万大军给击败,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也是同样被李存勖按在地上摩擦,远没有在宋朝时期不可一世的样子,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李存勖是如何做到的:

一、李存瑁军队战斗力强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可谓弱肉强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军队,哪个都可以说实力不弱,而且当时李存勖麾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很多当时跑龙套的小弟,都是五代十国中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拉出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更何况其团结在善于打仗的李存勖麾下,实力自然强横。

二、契丹实力不足

契丹当时的实力远远谈不上如日中天,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那时的契丹由于接受了很多从中原逃亡的汉人,刚刚掌握了攻城器械的使用,虽然骑兵很强横,但是在攻城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小白,在李存勖的骑兵本来也不弱的情况下,肯定是打不过李存勖的。

你知道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能多次击败如日中天的契丹?他是如何做到的? 欢迎留言讨论。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如何昏庸误国的?

李存勖和李隆基极其的相似,都是年少有为,年老昏庸!李存勖所在的后唐是处于五代十国混乱时期的政权之一!李存勖一手建立,又亲自毁灭,堪称史上一绝!

唐末,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以光复李唐为己任,兢兢业业,为消灭后梁尽心尽力。只可惜英年早逝,临死前把位置传给了李存勖,并说了三个遗愿:灭后梁、驱契丹、夺幽州!李存勖不负父望,攻破幽州,再以此为跳板成功灭亡了后梁,还三次大败契丹,使得契丹不敢南下!可以说,李克用的三大遗愿李存勖全部做到了,还做的非常好,是难得的军事天才!

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在当时藩镇割据的时代,在大大小小的国家里,国力雄厚,无人出其左右。只可惜,李存勖在历史中有一个非常牛的评价: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蠢才!且听我诉说李存勖称帝后是如何作死的!

前文说过李存勖与李隆基极其相似,事实确实如此!李存勖建立后唐后,满足于自己的功绩,也自认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就不再发奋图强,而且开始沉醉与自己的兴趣当中!李存勖喜欢戏剧,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资深票友!其不仅在宫中养了众多伶人,还自号“李天下”,这是李存勖给自己起的艺名!

大家脑补一下,一个皇帝站在舞台上为别人唱大戏,臣子们什么心态?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存勖这时候天天与伶人们接触,这些伶人一个个的溜须拍马,把李存勖夸的都快上天了!李存勖越发信任伶人,甚至委以重任与伶人,同时还重用宦官,对一起打江山的李嗣源等功臣进行猜忌!杀害了郭崇韬、朱友谦,让朱首殷监视李嗣源,李存勖渐渐地失去了人心!

此外,李存勖有自己一套任官标准,那就是善用望族士族,任官不讲才能功劳,只看门第高低,以至越来越多的旧功臣因受到排挤、压抑,怨声载道。再加上纵容自己的皇后刘氏干政,而不加劝阻。刘氏是一个生性贪婪吝啬之人,李存勖却与其一同敛财,国内闹饥荒也不曾开仓放粮!军士都沦落到典卖妻儿的地步!

这一步步作死的行为,国内怨声载道,最终致使李嗣源兵变,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被流箭射死,称帝仅仅三年就丢了江山丢了性命!

总结:诉说李存勖的一生,往往觉得惋惜,但又换位思考一下,李存勖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纯粹作死!

后唐庄宗李存勖文武双全,最有机会一统天下,为何称王后会死于兵变?

11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爱读书,精通音律,善骑射,文武双全的李存勖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君主。梁太祖朱温曾称赞其说:“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就是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能人却在称帝之后沉醉于酒色,纵容皇后干政和滥杀功臣,久而久之,李存勖失了人心,最后被他宠信的伶人射杀。

后唐庄宗李存勖文武双全,自幼便随父亲出征,17岁时已成熟老练

李存勖是天生的君主命,不仅出生于王孙贵胄之家,还天赋异禀,体格健硕,是练武的好“苗子”。他年仅11岁便随父亲出征,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爱读《春秋》和精通音律的人,可谓文武双全。

公元902年,李克用和梁军对抗,两次被围,这让他很是不安。年仅17岁的李存勖在一旁宽慰说朱温多行不义,势必自取灭亡。现在朱温力量强大,不适合硬刚,可以先忍耐一下,等力量强大了,再想着复兴之事。说完这些话,李克用不再焦虑。

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承爵位,稳定国内局势后向外扩张

常年带兵打仗,再加上朱温称帝,让李克用身心俱疲。他不承认朱温建立的后梁政权,高举复兴唐朝的“大旗”,与朱温对抗。但奈何力量有限,所以在他将要离世时,仍然没有实现复兴唐朝的愿望。于是他把自己的遗愿告诉儿子,希望李存勖能帮他完成。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承袭了爵位,做了晋王,继任河东节度使,这让李克用的养子极为不满。他们联合叔父李克宁发动叛乱,却被李克用擒杀。此后,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李存勖开始向往扩张势力。

李存勖在外征战多年,最有机会一统天下,但他一直为晋国效力

多年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少年老成,让年仅二十出头的李存勖如一支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他先解了潞州之围,又与晋国结盟,在公元911年大破梁军,使其损失惨重。

公元911年,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害。公元913年,朱友贞杀了朱友珪,梁朝易主。李存勖率军讨伐大燕,活捉了刘守光父子,并将其处死。之后的三年,李存勖先后夺取德州、卫州、沧州等地,梁晋形势逆转。公元917年,李存勖支援幽州,打败了契丹大军。第二年,一举灭梁。

李存勖称王后开始骄奢淫欲,与大臣离心离德,亲信反叛将其杀死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定都洛阳,将国号定为唐,为了与唐朝区别,史称后唐。称帝之后的李存勖开始醉心于酒色。对皇后干政不闻不问,至百姓于疾苦而不顾。渐渐地,李存勖开始与大臣和民众离心离德。

李存勖有一个特别宠信的伶人,名叫郭从谦。在李嗣源的鼓动下,他背叛了李存勖。郭从谦率领军队闯入李存勖所在的宫殿,将他杀死,随后将乐器放在他身上,一并烧了。

前半生戎马生涯,后半生醉心于酒色,让李存勖这个盖世英雄志气消磨,成了人神共愤的昏君,连他最宠信的部将都背叛了他。最后李存勖被最信任的伶人杀死,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什么会由一名明君转变为昏君?

说起李存勖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后唐庄宗他是个昏君后唐庄宗,其实后唐庄宗,这样太过于绝对了,因为他在刚开始也是一个明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为什么会从明君变成昏君吧。

首先,李存勖从小就跟自己的父亲去带兵打仗,能力也是得到很多长辈的赞赏,而且,也是可以说是年少有为的,在自己父亲死去的时候,他也不断的打击敌军,使晋国不断的增大,后来,还杀死了梁太祖朱温,李存勖成为后唐庄宗。可以说他的功绩比他的父亲李克用还要大的多。

不过李存勖的才能大多都是在军事上,他在军事上是很厉害的,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可以说是一所不知的,就是说他很不擅长管理国家,也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所以,等他做了皇帝之后,他就整天在享乐,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甚至是不理朝政。

而且他还圈养了一批伶人,更是任用一些宦官,而且李存勖很容易听信他人挑唆,所以,在他统治期间,也杀了很多正直有作为的大臣,在李存勖统治的这一段时间里,朝廷上可以说是乌烟瘴气,秩序超不稳定的,甚至在后期的时候,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利去抢夺自己臣子的女人,这样就让他众叛亲离,在最后死在了自己宠爱的伶人的手上。

可以说,李存勖一生戎马,在战场上战功赫赫,但是,却输给了政治,从李存勖的自身条件来看,他本来就不是做君王的材料,所以,他的国家会灭亡也是情有可原的。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 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后唐庄宗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 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但后唐庄宗他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可亚其父 李存勖十一岁时,随父征讨王行瑜,并向唐昭宗报功。唐昭宗非常欣赏李存勖,轻抚其背部,道后唐庄宗:「 ”我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对我大唐尽忠尽孝啊后唐庄宗!”后来,唐昭宗还对人称赞「 ”可亚其父”。意思是说,李存勖能超过其父亲,使父亲屈居亚军。李存勖遂得名李亚子。 终应父言 李克用曾到潞州境内三垂冈打猎,在冈上的明皇庙前摆设酒宴,听伶人奏唱《百年歌》。歌词陈述人衰老之状,声调凄苦悲伤,只听得李克用老泪纵横。当时李存勖年方五岁,也随侍在侧。李克用指着李存勖,对诸将道:「 ”老夫已老,壮志未酬。但二十年后,此子必能代我战于此地,完成我未竟的功业。”十九年后,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冈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梁祖之叹 潞州之战时,朱温曾亲赴泽州,视察前线战况,结果得知李克用去世。他对年轻袭位的李存勖非常轻视,认为攻取潞州的大局已定,便径自返回汴州。但李存勖却奇兵突出,将围攻潞州的梁军打得大败溃走。朱温得到战报,先是大惊失色,随即喟然长叹:「 ”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啊。我的儿子们跟他一比,简直如同猪狗一般。” 后来,朱温病重,对侍臣道:「 ”我经营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余孽(指李存勖)竟然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我看他志向不小,上天又夺我年寿。等我死后,我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我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他伤心哽咽,竟然昏死过去。 三矢雪恨 相传,李克用临终时,曾交给李存勖三枝箭,并对他道:「 ”梁贼朱温是我晋国不共戴天之仇。燕王刘仁恭是我所立,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约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投靠朱温。我未能灭此三贼,死有余恨。我给你三枝箭,你将来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以告慰我在天之灵。”李存勖将这三枝箭供奉在家庙中,每逢出征都要以少牢之礼祭祀,将箭矢请出,放在锦囊中,背负上阵,战胜后再送回家庙。他平桀燕、败契丹、灭后梁,每战都是如此。 「 ”晋王三矢”的典故最早出自宋初王禹偁所著的《五代史阙文》。 其真实性在历代都备受质疑。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中考证称,李存勖袭位时,还曾对契丹「 ”遣使告哀,赂以金缯,求骑军以救潞州”,契丹亦出兵相助,而当刘守光被其兄刘守文攻击时,李克用、李存勖也屡次派兵相救,可见至少在李克用去世时,晋国根本没有与契丹、幽州结仇一事。他认为,「 ”晋王三矢”的典故当是后人杜撰,以此夸耀李存勖的英明神武。 王误老奴 黄巢之乱时,传国玉玺流入民间,辗转落到魏州僧人传真手中。梁晋夹河对峙时,传真和尚将玉玺献给李存勖。李存勖得到玉玺,又因诸将连番劝进,遂有称帝之意。河东监军张承业素以唐臣自居,连忙赶赴魏州,当面劝谏道:「 ”大王父子与梁贼血战三十年,是要为国家报仇,恢复唐室社稷。如今梁贼未灭,大王便要称帝,恐怕会令天下人失望。大王何不先诛除梁贼,为先帝报仇,迎立唐室后人为帝。您再扫平吴蜀,一统天下,到时又有何人能与大王争夺帝位。您谦让的时间越久,将来江山就越稳固。”但李存勖却道:「 ”我也不愿称帝,只是被群臣逼迫,无可奈何。”张承业自知难以劝阻,大哭道:「 ”诸侯们浴血奋战,本为恢复唐朝,现在大王却自取帝位,欺骗老奴啊。”他返回晋阳,从此一病不起。 恃勇矜功 李存勖自恃勇武,平梁时常率轻骑冲锋,亲临战阵,因此经常陷入险境。王镕、王处直都曾致信给李存勖,劝他不要如此轻率。但李存勖却笑道:「 ”不经百战如何平定天下,我怎能深居帷房,将自己养的肥胖呢。”符存审也曾为此劝谏李存勖。李存勖表面听从,但趁符存审不在,又策马跑出军营,还对左右侍从道:「 ”这老头子妨碍我玩耍。” 胡柳陂之战时,周德威建议李存勖按兵不动,先以小股骑兵骚扰,使梁军难以安营,待其疲乏不堪时再发动进攻。但李存勖却道:「 ”我们在黄河沿岸终日挑战,就是要与梁军决战,却始终不能如愿。如今已经打到梁军家门口了,却避而不战,不是豪杰所为。”他当先列阵出击。周德威无奈,只得随从出战。结果晋军大败,周德威也战死于乱军之中。 李存勖灭梁后,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亲自到洛阳朝觐。他返回荆南后,对麾下将佐道:「 ”新朝历经百战,方才平定河南。皇帝便竖着手指,对功臣夸耀道:‘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一来,灭梁之功归于皇帝一人,臣僚将佐又有什么功劳可言。功臣对此莫不寒心,我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背信杀降 李存勖灭蜀后,命王衍举族迁居洛阳,并保证道:「 ”我会封给你一块土地,不会薄待于你,日月星三辰为证,绝不虚言欺哄!”王衍欣然动身,率领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数千人,启程东行。他行至关中时,因河北乱起,只得暂留秦川驿。李存勖欲东征平叛,担心王衍在后方作乱,便命宦官向延嗣前去诛杀王衍一家。王母徐氏临死高呼道:「 ”我儿举国降顺,皇帝许以不死,而今却行杀戮。他言而无信,必遭报应。” 而据《新五代史·张居翰传》记载,李存勖当时是要将王衍一行千余人全部诛杀。但枢密使张居翰认为杀降不祥,便私下将诏书中的「 ”王衍一行”改为「 ”王衍一家”。最终被杀者只有王衍及其近宗亲属,随行的前蜀降臣及其宗族千余人得免一死。 嫡庶倒置 李存勖早年娶韩氏为正妻,后又纳伊氏、刘氏为妾。三女之中,韩氏为首,伊氏居次,刘氏最末。刘氏位次虽低但最受宠,又生有长子李继岌。李存勖称帝后,有意立刘氏为皇后,但碍于宗法制度,不能乱了妻妾次序,是以迟迟不立皇后。后来,李存勖在宰执豆卢革、郭崇韬的奏请下,越过韩氏、伊氏,册立刘氏为皇后。韩氏、伊氏二夫人皆忿忿不平。 而对待父亲的妻妾,李存勖也是如此。根据宗法制度,皇帝以庶出继位,当以嫡母为皇太后,尊生母为皇太妃。但李存勖称帝后,却将嫡母刘氏尊为皇太妃,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当时,刘太妃赴太后宫中拜贺。曹太后羞惭不已,面有愧色。 伶官天子 李存勖自幼便喜欢唱戏,常与伶人嬉戏厮混,称帝自取艺名为「 ”李天下”。一次,李存勖与众伶人一同嬉闹,四处张望着喊道:「 ”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伶人敬新磨越众上前,抬手便扇了他一个耳光。李存勖顿时被打懵了,伶人们也都惊骇不已。敬新磨笑道:「 ”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还呼喊谁呢?”伶人们尽皆失笑。李存勖非但不怒,还重赏了敬新磨。 后来,敬新磨到殿中奏事,在殿内被恶犬追逐。他躲在一根庭柱边,叫道:「 ”陛下不要纵使儿女咬人。”李存勖出身夷狄,非常忌讳狗,闻言大怒,当场便要拉弓射死敬新磨。敬新磨忙喊道:「 ”陛下不能杀我,我与陛下乃是一体,杀之不详。”李存勖忙问缘由,他答道:「 ”陛下年号同光。天下都称您为同光帝。杀了敬新磨,同(铜)就没有光了。”李存勖大笑,饶了敬新磨。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他们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兄弟关系,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

他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

李嗣源登上皇位后吸取了之前的唐庄宗李存勖的教训,积极整顿吏治,罢免了唐庄宗任用的伶人宦官,奖励那些清廉有作为的官员,把那些靠贿赂当官的官员都革职了,恢复了后唐的正常官场秩序。

唐明宗李嗣源更难得的是其关心民间疾苦,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唐明宗李嗣源在位的7年里,减轻了赋税和徭役,还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让北方的百姓都得到了较好的休养。

在五代十国的君主里,唐明宗李嗣源可谓是乱世中少见的贤明皇帝了。

扩展资料:

后唐的开国皇帝唐庄李存勖可谓文武双全,在对后梁的战中其表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

可惜李存勖会作战却不会治国,李存勖沉迷声乐中,重用伶人为官,把当时的后唐搞的一团糟。

李存勖的放纵给了李嗣源机会。

李嗣源是李存勖生父李克用的养子。

李嗣源少年时期的英勇善战被李克用看中,收为养子,之后李嗣源成了李克用手下一位重要的武将。

在梁国和晋国的战争中,李嗣源多次大破梁国军队,为晋国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李嗣源跟随李存勖在攻灭梁国的战争中立了大功,被封为中书令,后来又升为宣武军节度使。

唐庄宗李存勖灭了后梁后,走向了放纵自己的道路,不仅重用伶人为官,还开始怀疑李嗣源。

李嗣源对于自己受到唐庄宗的猜忌也有所察觉,他利用平叛魏博军叛乱的机会先发制人地反叛了。

面对这个突发状况,唐庄宗李存勖仓促地带兵对战,但是李存勖已经没了军心和民心。

就这样,众叛亲离的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军所杀,李嗣源轻而易举地登上了皇位,成了后唐的第2位皇帝唐明宗。

后唐庄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梦令后唐庄宗、后唐庄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