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月派代表人物,以及新月派代表人物有戴望舒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陈西滢(1896年—1970年),原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饶孟侃(1902年3月24日—1967年4月2日),字子离,江西南昌人,中国现代诗人、外国文学研究家。新月派成员之一,曾任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交学院等教授。
3、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4、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5、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西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饶孟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梁实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胡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等。新月诗派,是一个文化团体,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新月社的活动始于1923年的北京,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等,多系英美留学生。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新月社的活动始于1923年的北京,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新月社本来不是专门的文艺团体,开始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新月俱乐部。
新月派的源头:
起初,他们多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而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
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月诗派
徐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代表作品: 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闻一多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1918年7月20日,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梁实秋
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曾赴美留学,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新月派代表人物和新月派代表人物有戴望舒吗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