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杜,房杜的成语

1、房杜李世民领导下房杜的大唐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铸就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姚宋李隆基前期执政清明房杜,任用名相姚崇宋璟铸就房杜了大唐盛世之巅开元盛世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2、七爱诗 房杜二相国玄龄如晦唐 皮日休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 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 巨业照国史,大。

3、“河汾”指隋末龙门大儒王通“房杜”指唐名相房玄龄杜如晦,此二人皆是王通门人,史称“河汾弟子”“河汾门下”“处士”指王通,终身不仕前两句意思是,房杜二人官至宰相,名垂千秋,而房杜他们的师父却一直在乡。

4、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也就是说,唐朝三百年只有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四名宰相才能称得上名相史书上一向姚宋并提,并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一代历史。

5、房谋杜断 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官员,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

房杜,房杜的成语

6、出自元稹去杭州全文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骏骨凤毛真可贵,冈头泽底促足论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自兹心洽迹亦洽,居常并榻游并轩柳阴覆岸郑。

7、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身边贤才良将无数,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其中的两员,这个成语说的正是他俩的故事房玄龄。

8、又作“房杜”杜如晦585-630年字贞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大业中,预吏部选,补滏fǔ府阳尉唐兵入关中后,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等职贞观年间位。

房杜,房杜的成语

9、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初唐时期李世民的名相,参与发动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史称“玄龄多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杜光庭道教天师,唐末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杜荀鹤池州石埭今安徽省太平人,唐末诗人。

10、房杜魏指的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所以 1房玄龄属猪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公元579年生肖年 猪年 农历 己亥年 所以房玄龄的生肖猪 2杜如晦属。

11、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一支于唐开国以后quot五代三宰相quot,备极荣耀 主编二十四史之lt晋书。

12、唐代,杜氏更是人才济济,仅任宰相者即有11人,其中,杜如晦在太宗时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杜佑既是宰相,又是史学家还有诗人杜审言杜荀鹤,文学家杜牧等,而最著名的杜姓人物。

13、杜预京兆杜陵人,西晋时著名将领学者,多谋略,号称“杜武库”,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唐初名相,史称“玄龄多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14、杜如晦585-63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期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杜让能841893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赠太师晋国。

15、人物特点在历史上,杜如晦与房玄龄并称为“房杜”,杜如晦为人干练果断,执行力强,房玄龄则善于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两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是唐太宗李世民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杜如晦死后,李世民痛哭流涕。

16、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李世民“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器宇沈邃,风度宏远,誉彰遐迩,道冠簪缨”“器范忠肃,识具明允,才称王佐,望乃时英霸国爰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