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 刘隆简介

今天给各位分享刘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刘隆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世界上最小的皇帝

古装剧大家看到不少,但你们知不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皇帝是谁呢?下面我为你们详细介绍

世界上最小的皇帝,汉殇帝刘隆 。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人物简介

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他是和帝与邓皇后的少子。元兴二年(公元106年)一月汉和帝崩,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有病,多年不愈,故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临朝听政。

邓太后临朝听政之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元兴二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了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邓太后除对一些弊端进行调整、革除外,还十分注意节俭与劝农。延平元年六月,诏令减损膳馐、帷帐、珍玩等耗物费工之物。此后,还下令郡国贡奉仅为原额的一半,御府、尚方、织室所负责的锦绣、冰纨、绮罗、金银、珠宝、玳瑁、雕镂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继续造作,从而减省了巨大的财政开支。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4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了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八月辛亥(初六)日(9月21日),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葬于康陵。

八月皇帝

元兴元年(105)十二月的一天夜里,东汉朝廷正在进行着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即位典礼。一个出生满100多天的婴儿被母亲抱着,坐上了龙椅。这个小皇帝就是和帝的小儿子刘隆。

刘隆登基时刚好出生满100天,是为汉殇帝,改元“延平”。朝政由外戚邓氏掌控。

可怜一个婴儿皇帝,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当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汉殇帝得了场大病就死在襁褓之中了。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皇帝 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养于民间,登基时刚刚满百天,似乎他并没有当皇帝的福分,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他一岁便就夭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皇帝。下面为你介绍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皇帝汉殇帝刘隆。

年仅一岁便悄然离世

延平元年,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年仅一岁的刘隆在当上皇帝220天的时候就悄然离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满一岁便走完了他皇帝生涯的 一位君主。

这也是刘隆的谥号为汉殇帝的原因,“殇”原本就代表早亡、未能成年。刘隆也就称为了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第一任放在民间抚养的皇子

刘隆是汉和帝刘肇的儿子,是东汉的第五任皇帝。汉和帝在世时,虽然生下了许多皇子,但是并没有一个皇子能够平安长大,汉和帝认为是宦官以及外戚在暗中谋害他的儿子,于是便将皇子放在民间。

元兴年,殇帝刘隆出生。刚刚出生的他便被送往民间抚养,就在刘隆出生100余日时,汉和帝去世。按照当时候的规定,应该由长子继承皇位,可是长子刘胜体弱多病,自小生有怪病,一直无法治愈,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便决定将刘隆接回宫中继承皇帝之位。

点击浏览下一页,内容更精彩哦

第一任抱在怀中的君主

继承皇帝之位的刘隆这时候还未长大,尚在襁褓之中。刘隆举行继承大典、登基做皇帝时,是由邓太后抱在怀中接任大业的。从此,刘隆成为了年龄最小继承皇位的皇子。

刘隆,名义上的皇帝

刘隆继承皇位时太小,便有邓太后临朝听政、发号施令。邓太后听政期间,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还十分节俭与劝农。

但邓太后是外戚势力的代表,在积极治国时,任然不忘对自己统治的加强。任用“自己人”,她将自己的哥哥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本文已完,推荐阅读: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排行榜,最短竟不到一个时辰

三皇之一:神龙氏(药王/地皇/炎帝)

三皇之一:伏羲(中国最早的创世神)

三皇之首: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创华夏文明)

古龙小说武功排名前十,西门吹雪也只能位列探花

两汉28帝简介:从高祖刘邦到平帝刘衎,从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

汉朝作为继秦朝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从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到王莽篡汉,再从光武帝刘秀重新复国到曹丕篡汉称帝,可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前后享国405年,共历经二十八位皇帝的统治(帝王世系如下图)。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两汉二十八位皇帝。

在经过了秦末乱世和“楚汉争霸”后,西汉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始,至居摄三年(8年)王莽篡汉止,在长达二百一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历经十四位帝王的统治。

1、汉高祖刘邦(前202年至前195年在位)。 汉高祖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起于微末,在经过秦末战争后获封汉王,后在与项羽的“楚汉争霸”中胜出,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称帝,建立西汉。在位期间,先后消灭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并分封九个刘姓诸侯王,同时建章立制,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使得国家休养生息,汉朝统治趋于稳定。

2、汉惠帝刘盈(前195年至前188年在位)。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嫡子,十六岁时继承皇位的,但朝中大权基本掌握在吕后手中。在位早期实行仁政、减轻税赋,后因吕后先后杀死赵王刘如意和戚夫人,刘盈心灰意冷之下开始无心朝政,整日借酒浇愁,朝政大权全部交由吕后。

3、前少帝刘恭(前188年至前184年在位)。 刘恭是汉惠帝刘盈庶长子,乃刘盈与宫女所生,吕后鸩杀其母,对外谎称为皇后张嫣所生。刘盈去世之后,刘恭被吕后扶上皇位,因其年幼而由吕后临朝称制。刘恭年岁渐长,得知身世后口出怨言,扬言日后必要报仇,吕后得知后,先将其囚禁于永巷,后将其废黜并秘密处死。

4、后少帝刘弘(前184年至前180年在位)。 汉惠帝刘盈庶子,生母不详,前少帝被废后被吕后扶上皇位,在位期间朝政依然被吕后牢牢把持。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后病逝后爆发“诸吕之乱”,周勃、陈平等诛除吕氏集团,后以刘弘并非汉惠帝之子为由,与四个兄弟一起被废杀。

5、汉文帝刘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刘恒为汉高祖刘邦第四子,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诸吕之乱”爆发后,周勃、陈平等大臣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汉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俭治国,兴修水利、轻薄赋、废除肉刑,使得西汉国力迅速增强,百姓日渐富足,“文景之治”自此而始 。

6、汉景帝刘启(前157年至前141年在位)。 刘启乃汉文帝刘恒嫡长子,于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继位。在位期间,延续父亲的一系列政策,并继续降低税赋,使得社会经济进一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彼时,由于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矛盾日益突出,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结果激起“七国之乱”,叛乱平定后诸侯王实力大损,景帝趁机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损黜其官制,王国官吏交由皇帝任免。

7、汉武帝刘彻(前141年至前87年在位)。 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时在母亲王娡和馆陶公主刘嫖帮助下被立为太子,十六岁时继承皇位。汉武帝在位期间功绩极多,对内推行推恩令,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十三刺史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察举制,设立太学,大力提拔底层人才,抑制丞相权力。对外则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使其远逃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通过经营西域限制匈奴;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

8、汉昭帝刘弗陵(前87年至前74年在位)。 刘弗陵是汉武帝幼子,汉武帝临终前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因其年幼,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等受汉武帝遗命辅政。因汉武帝时连年征战国力损耗严重,在位期间采取轻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使得西汉国力开始恢复,为“昭宣中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9、汉废帝刘贺(位仅二十七天)。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早年承袭昌邑王爵位。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其死后无子,权臣霍光迎立刘贺为帝。不过,刘贺在位仅二十七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又被霍光所废,返回故地昌邑,后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

10、汉宣帝刘询(前74年至前48年在位)。 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早年因“巫蛊之祸”而流落民间,刘贺被废后,霍光扶立刘询即位,在位初期朝政交由霍光处理,在霍光去世后彻底清除霍氏势力,开始亲理朝政,对内整顿吏治、强化皇权,以刑名考核臣下,设置常平仓,减轻税赋、安定民生,使得西汉国力逐渐恢复。对外则趁匈奴内乱,使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加强了与西域的交流。

11、汉元帝刘奭(前48年至前33年在位)。 刘奭是汉宣帝长子,即位之时西汉国力比较强盛,但汉元帝在位期间,却宠信宦官弘恭、石显等,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再加上自然灾害不断,社会危机日深,土地兼并日益盛行,西汉国力由此开始走向衰落。其在位期间倒是有两位女子比较出名,一位是出塞的王昭君,另一位便是王氏崛起的源头王政君。

12、汉成帝刘骜(前33年至前7年在位)。 刘骜是汉元帝与王政君之子,年少时期倒也算颇有才学,但年岁渐长后却开始玩乐。在位期间,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任由外戚王氏子侄专政,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

13、汉哀帝刘欣(前7年至前1年在位)。 刘欣是汉元帝刘奭之孙,定陶王刘康之子,早年承袭昌邑王之位。因汉成帝无子,刘欣在与叔父中兴王刘兴的争夺中胜出,于绥和元年(前8年)被立为太子,次年在汉成帝病逝后即位。汉哀帝在位期间,宠信男宠董贤,甚至一度声称要将皇位让给他。

14、汉平帝刘衎(前1年至5年在位)。 刘衎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汉哀帝驾崩之后,权臣王莽为了便于专权,迎立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即位,刘衎由于年幼,便由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百官皆聚于朝廷东厅以听取王莽的指示。元始五年(6年)十二月,刘衎去世(另说被王莽毒杀)。

汉平帝去世后,王莽决定再立一个傀儡,于是从汉宣帝的玄孙中选了年纪最幼,年仅一岁的刘婴为储君,但汉平帝去世之后,王莽始终未让其即位,并刘婴四岁时便将其囚禁。居摄三年(8年),王莽篡汉自立为帝,西汉灭亡。

新莽末年,天下再度陷入大乱,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最终于建武元年(25年)称帝于鄗城,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从光武帝刘秀称帝,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在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中,同样历经十四位帝王的统治。

1、光武帝刘秀(25年至57年在位)。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之后。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先从于更始帝刘玄,后两人矛盾爆发,刘秀称帝,后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最终一统天下。平定天下后,刘秀励精图,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吏治,经济上休养生息、实施度田,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光武中兴”。

2、汉明帝刘庄(57年至75年在位)。 刘庄是光武帝第四子,先封东海王,后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基本遵循光武帝的继承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通过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东汉迅速发展壮大,开启“明章之治”。

3、汉章帝刘炟(75年至88年在位)。 刘炟是汉第五子,于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提倡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实现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归顺于汉朝。汉章帝延续了汉明帝的治世,史称“明章之治”。

4、汉和帝刘肇(88年至106年在位)。 刘肇是汉章帝第四子,于建初七年(82年)被立为太子,汉和帝即位时还不足十岁,由其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在位早期,窦氏外戚专权,刘肇与宦官设计捕杀窦氏及其党羽后亲政,亲政后屡派兵征伐匈奴、羌及西域诸国,并发布减免灾区租、赋之诏。 在位时期,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5、汉殇帝刘隆(106年2月至9月在位)。 刘隆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元兴元年十二月(106年2月),汉和帝驾崩,皇位本应传给汉和帝长子刘胜,但因刘胜自幼生有怪病久治不愈,于是刚刚出生满百天的刘隆在皇后邓绥支持下即位,邓绥进升为太后,并临朝听政。刘隆刘隆在位仅220天,便于同年9月去世。刘隆也是历史上继位年纪最小,且寿命最短的皇帝。

6、汉安帝刘祜(106年至125年在位)。 刘祜是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汉殇帝病逝后,邓太后与哥哥邓骘联手迎立年仅13岁的刘祜即位。在位早期,朝政被邓氏外戚掌握,直到邓太后去世,汉安帝才在宦官支持下诛除邓氏外戚,但宦官却趁机得以掌权。在位期间,东汉朝廷已经是内忧外患,尤其是与西羌的战争,导致东汉元气大伤。

7、前少帝刘懿(125年5月至12月在位)。 刘懿是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刘祜去世,太后阎姬为把持朝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史称东汉前少帝。刘懿在位期间,朝政全部落入权臣阎显兄弟手中,在位仅206天,便于125年12月10日病逝。

8、汉顺帝刘保(125年至144年在位)。 刘保是汉安帝长子,曾于永宁元年(120年)被立为太子,但于延光三年(124年)被废为济阴王。前少帝刘懿去世后,宦官孙程等人诛杀阎显兄弟,又迎立刘保为帝。在位期间,外戚梁商、梁冀相继为大将军,朝政操于宦官、外戚之手。

9、汉冲帝刘炳(144年至145年在位)。 刘炳是汉顺帝刘保之子,建康元年(144年)八月,汉顺帝去世,刚满1岁的刘炳继位为帝,顺帝皇后梁妠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摄政。由于汉冲帝年幼,外戚梁氏趁势崛起,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更是飞扬跋扈。永嘉元年(145年)正月,汉冲帝驾崩,年仅两岁。

10、汉质帝刘缵(145年至146年在位)。 刘缵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汉冲帝驾崩之后,太后梁妠和哥哥梁冀为了继续掌权,于是拥立年仅7岁的刘缵为帝,依然由梁妠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朝政则基本掌握在权臣梁冀手中,虽然朝中多有大臣反对,但却均被打击和压制。本初元年(146年7月26日),刘缵被大将军梁冀毒杀,年仅八岁。

11、汉桓帝刘志(146年至168年在位)。 刘志是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汉质帝驾崩后,刘志在大将军梁冀支持下即位,在位初期大权仍然掌握在外戚梁冀手中。延熹二年(159年),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刘志封为列侯,结果权力又落入宦官之手。后因宦官与世家豪族的矛盾,爆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12、汉灵帝刘宏(168年至189年在位)。 刘弘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侯刘淑之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早年承袭解渎亭侯之位。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驾崩无子,刘宏在外戚窦氏的支持下即位。在位期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晚年爆发黄巾起义,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东汉开始走向末路。

13、后少帝刘辩(189年5月至9月在位)。 刘辩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平六年四月(189年5月),汉灵帝驾崩,在大将军何进的支持下,年仅13岁的刘辩继位。刘辩在位期间,一切政事皆取决于临朝称制的何太后和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不过,由于何进与宦官集团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入朝主政。同年9月,在董卓的胁迫下,刘辩被迫退位。

14、汉献帝刘协(189年至220年在位)。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嫡次子,在被董卓推上皇位后,毫无实权可言,朝中大事皆取决于董卓,并在胁迫下迁都长安。后来,董卓被吕布刺死,但刘协亲政还不足一个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便又杀入长安,刘协被迫东逃洛阳,但旋即又落入曹操手中。刘协也曾尝试反击,例如衣带诏什么的,但均已失败告终,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刘协被迫禅位于曹丕,这才结束了傀儡生涯。从昭宁元年(189年)成为傀儡皇帝,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被迫禅位,汉献帝刘协乃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傀儡皇帝。

以上便是两汉二十八位皇帝的简介,由于西汉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在位期间完全就是吕后的傀儡,而东汉前少帝刘懿、后少帝刘辩在位时间太短,因而关于是否将其纳入正统世系有争议,但由于毕竟曾经在位,且为了保证文章连贯性,个人还是将其列入了。

我国历史上最小的皇帝是谁?几岁去世的?

汉殇帝刘隆

中国历史上刘隆,寿命最短刘隆的皇帝刘隆,是汉殇帝刘隆刘隆,去世时不满一岁,同时也是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刘隆,汉和帝刘肇幼子。元兴元年十二月(106年2月),和帝崩,当时刚满百日的刘隆即位,改元延平。延平元年八月(106年9月),刘隆崩,尚不足周岁,谥号

孝殇皇帝。殇帝因即位年龄小、寿命短,被史家称为“百日皇帝”、“八月皇帝”。

▲ 1994版《三国演义》剧照

接下来,简单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寿命较短的皇帝们。

汉冲帝刘炳

汉冲帝刘炳,汉顺帝刘保独子。建康元年(144年)立为太子,八月顺帝崩,刘炳即位,改元永憙,时年二岁。永憙元年正月,冲帝崩,年三岁。

北魏幼主元钊

北魏幼主元钊,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武泰元年二月(528年4月),元钊即位,时年二岁。建义元年四月(528年5月),尔朱荣占领京师洛阳,俘虏元钊,后沉入黄河而死,年二岁。

北齐幼主高恒

北齐幼主高恒,北齐后主高纬子。隆化元年正月一日(577年),后主禅位于高恒,正月廿一日,后主命高恒禅位于任城王高湝。不久后北齐亡于北周。建德七年(578年),高恒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杀,年七岁。

北周静帝宇文阐

北周静帝宇文阐,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大象元年二月(579年4月),受宣帝内禅即位,时年七岁。大象三年(581年)禅位于杨坚,北周亡。开皇元年五月(581年7月),杨坚暗杀宇文阐,谥号静皇帝,年七岁。

宋少帝赵昺

宋少帝赵昺,宋度宗赵禥七子。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崩,赵昺被拥立为帝,改元祥兴。祥兴二年二月(1279年3月),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跳海殉国,年七岁。

▲ 宋少帝画像

宋端宗赵昰

宋端宗赵昰,宋度宗赵禥五子。德祐二年(1276年6月)即位,改元景炎,时年七岁。景炎三年(1278年),崩,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庙号端宗,年八岁。

▲ 宋端宗画像

寿命最短的十位皇帝

寿命最短的十位皇帝:

1、汉殇帝,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将诸多子嗣放于民间抚养。刘隆去世的时候只有1岁大,史称“八月皇帝”。

2、汉冲帝,刘炳:东汉第八位皇帝,一岁被立太子,同年登基,两岁去世。汉冲帝时期,太后摄政,外戚甚嚣尘上。

3、北魏女帝,元姑娘:北魏孝明帝死的突然,生前没有儿子,仅有一幼女,即元姑娘。皇帝暴毙,又无储君。为了稳住局势,元姑娘的祖母胡太后把她抱来,声称“皇子”登基,女扮男装。次日,胡太后以反悔的态度宣布:元氏为姑娘,不可称帝,当立宗室元钊为君王。她死时,才1岁。

4、北魏幼主,元钊:元钊其实有着高贵的出身,他的曾祖父正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但他自己却死于兵变,年仅3岁。

5、北齐幼主,高恒:北齐彼国力衰微,为了逃避“被灭国”的骂名,同时也更方便全身心享乐,577年,高纬禅位于高恒。北齐灭亡不久,高恒被赐死,只有8岁。

6、北周静帝,宇文阐:宇文阐是北周最后一位皇帝,活了九岁。宇文阐7岁成为太子,同年,接受父亲的禅让登基为帝。581年,宇文阐传位于杨坚,北周灭,没多久,自己也被害死了。

7、宋幼主,赵昺:南宋第九位皇帝,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卒年8岁。公元1279年,宋军与蒙军在崖山展开大决战,史称“崖山海战”。为免遭侮辱,丞相陆秀夫毅然决然地背起来宋幼主跳海自尽,宋灭。

8、宋端宗,赵罡:宋端宗也是宋末三帝之一,1276年,元军拿下临安,文天祥与陆秀夫拥立赵罡做兵马元帅,南宋政府辗转来到福州,宋端宗称帝,是年天子7岁,此举延续了大宋最后一丝气息。1277年,宋瑞宗退守井澳,在大海上突然遭遇恶劣的天气,小皇帝被风带到海里,救上来以后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9、元天顺帝:蒙古第七任皇帝,命运十分悲催。天顺帝9岁登基,仅仅一个月以后,他即消失于史料中。有人说,他是被叛军首领所杀,也有人说他死于战火。

10、元宁宗:这位是元代第十个皇帝,在位53个月,死时只有7岁。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刘隆和刘隆简介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