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子态,以及超固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子态中子态,是宇宙中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原子的质子与外层电子在极端的高压下被压缩在一起,只剩下中子态了没有电荷的中子,这些中子紧密的靠在一起,形成了密度极大的物质,可以看作是原子的塌陷。一立方厘米的中子体,相当于一个地球的质量。宇宙中的中子体大都是巨恒星死亡之后,迅速收缩,于是在巨大的引力之下,物质都被压缩到很小的一个空间中。于是形成中子星,它的体积很小,只有几公里的直径,但是却有上千上万个太阳的质量,温度极高,引力极大,磁场强度非常强,并快速旋转,向外辐射电磁波。地球上不存在。这种星星是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
等离子态的物质加高温高压可以到超固态,超固态物质再加压升温就可以变成中子态。
等离子态: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电子都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然而在几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气态的原子开始抛掉身上的电子,于是带负电的电子开始自由自在地游逛,而原子也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温度愈高,气体原子脱落的电子就愈多,这种现象叫做气体的电离化。科学家把电离化的气体,叫做“等离子态”。除了高温以外,用强大的紫外线、X射线和丙种射线来照射气体,也可以使气体转变成等离子态。也许你感到这种等离子态很稀罕吧!其实,在广漠无边的宇宙中,它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形态。因为宇宙中大部分的发光的星球,它们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高极了,这些星球内部的物质几乎都处在等离子态。这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电子与原子核“身首异处”,彼此离开。
超固态:
在白矮星里面,压力和温度更高了。在几百吉帕气压的压力下,不但原子之间的空隙被压得消失了,就是原子外围的电子层也都被压碎了,所有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时候物质里面就不再有什么空隙,这样的物质,科学家把它叫做“超固态”。白矮星的内部就是充满这样的超固态物质。在我们居住着的地球的中心,那里的压力达到350吉帕左右,因此也存在着 一定的超固态物质。
中子态:
假如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那么原来已经挤得 的原子核和电子,就不可能再紧了,这时候原子核只好宣告解散,从里面放出质子和中子。从原子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大的压力下会和电子结合成为中子。这样一来,物质的构造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原来是原子核和电子,现在却都变成了中子。这样的状态,叫做“中子态”。中子态物质的密度更是吓人,它比超固态物质 还要大十多万倍呢!一个火柴盒那么大的中子态物质,重30亿吨,要有960000多台重型火车头才能拉动它!在宇宙中,估计只有少 数的恒星,才具有这种形态的物质。
物质有五态中子态:固态、液态、气态、离子态、中子态.
众所周知,常温下的物质主要以三种状态存在,即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状态之间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这就是中子态我们熟悉的六种物态变化.可你知道吗?除上述三种状态之外,物质还存在另外两种状态,那就是第四态和第五态.
第四态又叫等离子态,所谓等离子是指气体被电离后形成的由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气体.一般来说,气体加热到约三万摄氏度时就能变成等离子态,地球周围的电离层,闪电,太阳风等都属于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常用于机械工业中,比如焊接、切割和喷涂等.
第五态通常也被称为中子态,它是一种密度可高达万亿千克每立方米的物质态.中子态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恒星(比如太阳)可以辐射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由热核反应产生的,那么,在恒星的热核燃料反应消耗完毕后,恒星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呢?研究表明,晚期恒星将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塌缩,最终演化成密度极大的物质,视其质量的不同一般可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其中,质量小于太阳质量1.3倍的恒星将演化成白矮星,质量小于太阳质量3.2倍的恒星将演化成中子星,中子星的内部主要是挤在一起的密度极大的大量中子,这种高密度的物质态叫做中子态.而质量大于太阳质量3.2倍的晚期恒星,则会在强大的自重力的作用下一直坍缩下去,甚至连光线都逃不掉它的巨大引力,这便是科幻作家们乐此不疲作为写作素材的东西————黑洞.
等离子态很常见,就是火焰和霓虹灯、日光灯里的发光气体状态,可以想象成发光的气态。
超固态和中子态是白矮星和中子星的物质状态,它们都要求极大的引力,密度也是非常大,没有流动性,可以想象成更紧密的固态。
这里的离子态大约指的是等离子态吧。。。高温的火焰就是等离子态
中子态理论上肉眼可见,但是你其实不会想见到这种东西的。如果你的眼睛特别好,分辨率达到了可以看见边长为0.05毫米的立方体,那么如果这个立方体是用中子态组成的,那么这个立方体的质量将会达到250万吨,对水平面的压强将会达到惊人的10^19Pa,大约等于10^13大气压强。目前在地球上依然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物质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强。并且你站在距离他1米的地方观察(否则你怎么看见边长为0.05毫米的东西),你将会受到相当于你体重的1.6倍的引力(大致情况是你会被吸到这个东西上,然后你自己会变成中子态。。。)所以说,珍爱生命,远离中子态。(PS:你可以通过大型的射电望远镜观察到遥远的中子星,但是那不算肉眼,并且中国99.999%的人是观察不起的)
PS:码字+计算比较辛苦,如果满意的话给个采纳呗
中子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超固态、中子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