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李世民儿子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李世民儿子李承乾是咋死的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619年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
吴王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蜀王李郑ǎ俊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689年7月28日),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江殇王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代王李简(?―631年5月9日)代王,母不详。
赵王李福(637-670年9月1日),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曹王李明(?―682年),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中,他比较看好的是四皇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李世民儿子,在中国的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论他的文治武功,那绝对是佼佼者。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说虎父无犬子,但李世民的那14个儿子,跟李世民比起来是真的相差甚多,就更不要说超越李世民李世民儿子了。
下面就来看看,李世民14个儿子的各自结局。
李世民的长子是李承乾。作为嫡长子,李世民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册封李承乾为太子。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李承乾寄予厚望的李世民,在子女教育上实在是相当差劲,一向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李世民,对李承乾进行的都是打压教育。
李承乾做错事情了要被责罚,就算是把事情做好了也是被李世民一顿批评,结果李世民还美其名曰锻炼李承乾的心理素质。
从小就被李世民打压、责罚的李承乾,久而久之心理便出现问题。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就是不喜欢他,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会被父亲一顿臭骂。再加上李世民后来更加偏心于四子李泰,这就让李承乾十分担心,自己会被废掉太子之位。
长期的压抑、恐惧下,李承乾最终忍不住了,于是就联合侯君集等人发动叛乱,想要再来一场玄武门事变。但他的能力跟李世民相比实在是太差劲了,最终兵变失败,李承乾被贬为庶民,流放到了黔州。
次子李宽,早早地就夭折了。
三子李恪,他的存在是很尴尬的,因为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李恪常常被朝中大臣弹劾,尤其是文臣之首长孙无忌,他对李恪更是十分忌惮。
李世民还在的时候,长孙无忌还不敢对李恪动手。可是等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就诬陷李恪参与房遗爱谋反,最终导致李恪被自己的弟弟,唐高宗李治赐死。
四子李泰,史书上记载他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也因此接着父亲的娇宠,从而对太子之位,甚至是皇帝之位有了想法,尤其是李承乾谋反失败后,李泰更是开始谋划太子之位,但没想到后来被李世民分封到地方上去,从此就只能安安心心的当个逍遥王爷。
五子李佑,这也是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他更是在地方上起兵谋反。结果很搞笑,李世民的大军还没有到达他的封地,他的部下就开始武力反对李佑谋反,最终毫无疑问的,李佑谋反失败,他也被赐死。
六子李愔,依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儿子,到处为非作歹,还多次殴打朝廷官员,最终被流放。
七子李恽,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有人诬陷他谋反。结果李治派下来的官员还没到达呢,李恽就被吓得先自杀了。
八子李贞,在李世民、李治时期,李贞都是身居高位。武则天执政后,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结果兵败被杀。
虽说李贞兵败被杀,但是在李世民的这14个儿子中,他可以说是最有骨气的。
九子李治,就是后来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唐高宗。他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却没有守住李世民传给他的江山,以至于后期被武则天夺走了李唐天下。
十子李慎,武则天执政后,他支持哥哥李贞起兵,但最终兵败,李慎也被流放。
十一子李嚣、十二子子李简,早早夭折。
十三子李福,他是寿终就寝,是在唐高宗时期因病去世的。
十四子李明,如果没有武则天,他也是可以寿终就寝的,但因为他卷入章怀太子李贤一案,结果被武则天派人赐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的这14个儿子还真的是比不上他。
唐朝李世民有14个儿子,分别是:
1、太子李承乾
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2、楚王李宽
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李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为后宫生宽。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将李宽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嗣。李宽早薨,贞观初追封为楚王。
3、吴王李恪
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4、魏王李泰
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 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5、齐王李佑
妃韦氏,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643年(贞观十七年)举兵谋反于齐州,四月六日被唐太宗废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同年以国公之礼葬于长安,今墓志已出土。
6、蜀王李愔
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
7、蒋王李恽
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李恽生年不详,根据异母弟第八子李贞生于贞观元年(627),异母兄第四子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推测,李恽应该生于621——626年之间。
8、越王李贞
母燕德妃。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
9、唐高宗李治
母长孙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10、纪王李慎
母韦贵妃,妃陆氏。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
11、江殇王李嚣
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号殇。李嚣无后嗣,死后封国江国被废除。
12、代王李简
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后宫生简。李简封代王后同年薨,无子女。
13、赵王李福
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累加秦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梁州都督等职。咸亨元年(670年)去世,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14、曹王李明
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李世民
李世民共有35位儿女,儿子14位,女儿21位。
李世民的14位儿子分别是:1、太子李承乾;2、楚王李宽;3、吴王李恪;4、魏王李泰;5、齐王李祐;6、蜀王李愔;7、蒋王李恽;8、越王李贞;9、唐高宗李治;10、纪王李慎;11、江殇王李嚣;12、代王李简;13、赵王李福;14、曹王李明。
李世民的21位女儿分别是:1、襄城公主;2、汝南公主;3、南平公主;4、遂安公主;5、长乐公主;6、豫章公主;7、巴陵公主;8、普安公主;9、东阳公主;10、临川公主;11、清河公主;12、兰陵公主;13、晋安公主;14、安康公主;15、新兴公主;16、城阳公主;17、高阳公主;18、金山公主;19、晋阳公主;20、常山公主;21、新城公主。
唐朝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李世民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李世民儿子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引言李世民儿子: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名称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李世民儿子,而且李世民儿子他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儿子的一代明君。不过这样李世民儿子的一个明君,他到底有多少孩子呢?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像唐代宗李世民那样,今天就让小编来,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李世民的孩子。
一、唐太宗李世民。
他应该是唐朝的第2位皇帝,而且他年少的时候就从军了。他当了皇帝之后很听取群众的意见,学习纳谏,而且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那个时候真的是国泰民安。李世民去世的时候也才52岁,他当皇帝一共是23年。虽然李世民他是一代明君,但是他的儿子大多数都没有像他那样为国家做出极大的贡献,并且下场都不是很好。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二、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
不过他的孩子结局都不是很好,其中的有三个被杀了,三个自杀了,三个早夭。一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然后被流放。他的孩子分别有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三、争夺皇位的残酷过程。
14个孩子当中除了礼服和理智之外,有12个人都死于了非命。主要就是因为当时争夺皇位也是十分残酷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想要去坐在那个位置之上,可是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并且当时李世民误信的长孙无忌的话,传位给了李治。李治继位之后,他专宠武氏,导致武则天专权,将李世民的儿子全部都杀害了。
李世民儿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世民儿子李承乾是咋死的、李世民儿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