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晋和西晋,以及东晋和西晋哪个更强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西晋与东晋
三国分立之后东晋和西晋,蜀汉昭烈帝刘备在位3年去世东晋和西晋,由东晋和西晋他的儿子刘禅继位,称为后主。诸葛亮受刘备托孤,扶持后主刘禅。诸葛亮曽六次出兵北伐,企图消灭曹魏,都没有成功,公元234年死于五丈原前线。此后蜀国没有进攻能力。
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等三路进军蜀国。邓艾由阴平道进兵,行经七百里无人烟的草原山地,绕过蜀军所守的剑阁的背后,直攻成都。后主出降,蜀汉灭亡。
曹魏的政权从公元220年开始,后来司马氏逐年强大起来,最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司马懿虽然没有做皇帝,但东晋和西晋他是魏晋政权交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活了72岁,河内温县孝敬里人。他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被晋朝追尊为宣皇帝。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以后以司马懿为魏王太子中庶子,被曹丕信重。曹丕为魏王、东汉丞相,司马懿转为丞相长史。曹丕受禅称帝,司马懿地位逐年提高。曹丕死后,司马懿又与曹真、曹休、陈群受顾命辅佐明帝,政治地位巩固,渐渐转向军事方面,多次指挥对外作战。公元249年,司马懿逼中军大将顾命大臣曹爽交出军权后把曹爽治罪杀掉。自此曹魏政权就完全掌握在司马懿手里。到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开创了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279年,晋朝大举*吴国,从东到西,六路出兵,大军共20万人。吴军一路溃败。晋军王浚一路自蜀浮江而下,直抵东吴京城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出降,吴国灭亡。自此三国归晋。
西晋时期皇室平庸无能,官吏腐败,巧取豪夺,世家豪族纷纷崛起,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胡族起事,直接导致西晋的灭亡。最先起事的是匈奴族刘渊,于公元304年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东北)即汉王位,反抗晋朝。接着起事的是羯族的石勒。
公元309年,刘渊派遣儿子刘聪进攻洛阳。刘渊死后,儿子刘和继立。不久刘聪杀了刘和自立汉王。公元311年,刘聪又进攻洛阳。在洛阳陷落前,晋朝东海王司马越、太尉王衍率领晋家王公贵族离开洛阳南逃,在东郡被石勒军队袭击围射,死亡十多万人。五月洛阳攻陷,纵兵大掠,杀害王公及百官三万余人,把晋怀帝司马炽掳到平阳。
晋怀帝被俘后,晋人在长安立司马邺为愍帝。经过五年战争,公元316年,刘聪派遣刘曜进攻长安,愍帝出降。怀、愍两帝第二年被刘聪所杀。由此西晋灭亡。
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从十五岁起就袭爵琅邪王,公元307年移镇建康(今南京)。公元317年,愍帝被害,司马睿在建康称皇帝,史称东晋。东晋时期战乱不断。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国取代东晋,东晋灭亡。
之所以叫东晋、西晋,其实就像当初的曹操被封为魏王,而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废黜汉献帝,以魏为国号称帝;与此相同——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被曹魏皇帝封为晋王,所以废黜曹魏取而代之后自然以封号为国号。这是一个历史习惯。
1、西晋的灭亡,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
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
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攻灭的王朝。公元316年西晋亡,共历5个皇帝52年,其中,病死的一位,国亡被杀的二位,内争被毒死的二位。
2、东晋的开始与灭亡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
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公元383年,在北方建立的前秦政权,和东晋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被东晋军队打败。此后东晋乘胜北伐,收复一些失地,但东晋内部矛盾与权利之争使北伐成果无法巩固。到公元420年,大将刘裕废除了东晋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东晋自公元316年司马睿称帝开始,到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逊位止,共历11个皇帝,104年。纵观东晋的历史,可以用“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来概括。
东晋末年,社会动荡加剧,时局瞬息万变,士族已无法照旧当权,司马氏也不能照旧而居帝位。此时,已经走到历史前台的庶族代表人物刘裕则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司马氏,改变了门阀政治的格局,重建起皇权政治的统治秩序。
扩展资料:
晋朝简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晋朝
问题一:西晋东晋魏晋哪个在前? 南北朝是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西晋(265年―316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名,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8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
东晋(316年-420年),中国朝代名,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在东北和西北、北方的领土联系不畅,长期以属国的形式间接统治.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大都市有建康(南京)和会稽(绍兴).
问题二:什么是朝代?晋朝分为西晋东晋,那西晋东晋分为两个朝代吗?还是分为晋朝的两个时期?为什么要分为两个时 50分 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
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东西晋源于不同的统治区域,东晋统治主要以北方为主,定都洛阳,东晋统治长江以南,定都建康,顾据此,为区别此,称东西晋;
东西晋区域不同,国内外形势不同,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故分东西晋以区分。
问题三: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之前是哪个朝代?其中提到的东晋、西晋又是什么? 5分 南北朝是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西晋(265年―316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名,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8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
东晋(316年-绩20年),中国朝代名,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在东北和西北、北方的领土联系不畅,长期以属国的形式间接统治。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大都市有建康(南京)和会稽(绍兴)。
问题四:东晋之后是什么朝代啊? 按朝代论,东晋灭亡于刘宋(被篡权),所以应该是(刘裕)宋朝。
因为南北朝是一个时期,并没有统一中国,所以讲朝代,从狭义上讲只认统一全国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
按时期理解的话,楼上的是正解,为南北朝。
问题五:三国之前有那些朝代?比如说三国后是西晋,那东晋到底是另一个朝代还是什么?唐宋元明清有事什么时候? 你好,
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3畅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包括西周、东周、春秋、战国)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5. 汉朝 前206年 - 220年(包括西汉、东汉)6. 三国 220年 - 280年(魏、蜀、吴)7. 晋朝 265年 - 420年(包括西晋、东晋)8.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2. 东魏 534年 - 550年10. 隋朝 581年 - 618年11. 唐朝 618年 - 907年12.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13. 宋朝14. 元朝 1260年 - 1368年15. 明朝 1368年 - 1644年16. 清朝 1644年 - 1911年17.新中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问题六:晋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秦朝:-221~-206
楚汉争霸:-206~-202
西汉:-202~8
新:9~23(王莽篡汉建立的政权,一般也看作西汉政权的特殊时期)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14~25
更始政权:23~25(绿林军领袖刘秀等人拥立皇族刘玄建立的政权,一般也看作西汉的一部分,被赤眉军所灭)
东汉:25~220
三国
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222年称吴王,229年称帝)
西晋:265~316(被十六国中的汉所灭,自此北方完全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317~420
问题七:西晋和东晋哪个在前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 下: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隋、唐、五代(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晋在前
问题八:现有的东晋还是先有的西晋? 先有西晋,才有东晋。
西晋(265-316)公元265年,魏国大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其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司马氏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大权。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中国,但无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由于王室领有军权,使得诸王在朝廷衰落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皇权低落,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是由于朝廷担心野心家藉此势力大涨,进而篡位,所以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和西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晋和西晋哪个更强大、东晋和西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