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慧贤皇贵妃,以及如懿传慧贤皇贵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位都是乾隆朝的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包衣,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年间,高氏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仅次于中宫皇后富察氏。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清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高氏是名门淑女,通情达理,尽心尽力侍奉皇帝。有时皇帝因水旱灾情而担心农民种不了地,打不了粮食,心情郁郁不乐,高氏就陪在皇帝身边,婉言劝慰。她还经常用古代名妃的言行来要求自己,二十年如一日。乾隆十年(1745)元旦,正是佳节喜庆之日,未想到高氏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乾隆帝去看望她时,高氏语重心长地嘱咐乾隆帝要自爱,不要悲伤,当皇帝很不容易,情真意切,使乾隆皇帝很受感动,虽经全力医治,但病势日渐沉重。为了报答这位侍奉自己二十年之久的爱妃,在正月二十三晋封高氏为皇贵妃,可是刚过两天,就在正月二十五填仓日这天,高氏病逝了。第二天乾隆帝就赐谥她为慧贤皇贵妃。为了悼念爱妃,乾隆帝写了多首挽诗。她的金棺暂安在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慧贤皇贵妃金棺与哲悯皇贵妃金棺,一同随孝贤皇后梓宫奉移安葬于清东陵裕陵地宫。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
附 《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佐领翁果图女。雍正初年成为弘历的侍妾。
慧贤皇贵妃当贵妃的时候没有封号,单称贵妃,或称高贵妃。初封即为贵妃的都没有具体封号,只有由嫔、妃等低位渐次升至贵妃的才会有封号加以区别。
所以没有封号的贵妃通常要么出身高贵,要么十分受宠,而且她们通常是皇帝的第一位贵妃,如康熙的佟贵妃,雍正的年贵妃,乾隆的高贵妃。
乾隆的贵妃有封号是从高贵妃去世后,也就是乾隆十年,同时册立两位贵妃:娴贵妃乌拉纳喇氏和纯贵妃苏氏。
只要是关于乾隆朝的反琼瑶后宫小说,必然会提到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并且把她塑造成乾隆的最爱和真爱,而历史上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史书里是怎么描写的吧。
最权威的官方史书记载《清史稿?后妃传》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封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正史上关于她的记载很简略,无非是写了她是高斌的女儿,乾隆的嫔妃,死于乾隆十年,而对于小说里各种铺天盖地的的越制宠爱一笔不提,可见小说里的内容不过是小说粉的夸张描写。
现在我们可以来梳理一下她的其它资料,高氏何时给乾隆做侍妾不得而知,推测约是雍正五年之前,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
高斌谢恩折奏:“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金”。 也就是说,高氏给乾隆做了接近十年的使女(婢女)!而看看高斌当时的官职吧,清史稿高斌传写到:“雍正元年,授内务府主事。
再迁郎中,管苏州织造。六年,授广东布政使,调浙江、江苏、河南诸省。九年,迁河东副总河。十年,调两淮盐政,兼署江宁织造。”高斌在雍正六年是从二品的布政使,十一年是正二品总督。
对比下同时期的哲妃富察氏父亲是四品佐领,纯妃苏氏是籍籍无名的江南女子,高氏一个高官女子居然给皇子做婢女做了接近十年,这可不是抬举。并且,网文流传的高氏是由乾隆请封侧福晋无史料佐证。
人们眼中嚣张跋扈、霸道泼辣、怼天怼地的高贵妃在死后却获得了“慧贤皇贵妃”的谥号,这简直太不符合《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里边高贵妃的人设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像《如懿传》里乾隆皇帝说的那样,只是乾隆为了满足她的最后一个心愿吗?
当然不是。在古代,谥号乃是一个评定性的称号,其拟定是非常讲究的,甚至有一套专门的谥法(追谥的准则)。所以,具有盖棺定论性质的谥号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言行的。
因此,真相只有一个:既然高贵妃死后的谥号同时包含“慧”、“贤”二字,就足以说明历史上真实的高贵妃和《如懿传》、《延禧攻略》里的高贵妃截然不同、判若两人,是一个集灵慧、德才于一身,深受乾隆喜爱的妃子。
虽然正史上关于高贵妃的记载非常少,仅在《清史稿·后妃传》中能看到“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封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的聊聊数语;但是,高贵妃却是乾隆的三大汉人宠妃(纯惠皇贵妃、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之一,也是乾隆的第一位皇贵妃。
不过,话说回来,和富察皇后、娴妃相比,高贵妃的出身其实比较卑微。高贵妃原本只是雍正拨给乾隆的婢女,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才被擢升为乾隆的侧福晋。
那么,一个出身卑微的普通婢女为什么能被擢升为侧福晋呢?原因有两个:
其一,虽然高家祖上是内务府包衣,但是高贵妃的父亲高斌此时已经发迹成为了江南河道总督,颇受雍正重视。所以,为了更好地笼络高斌、让其对朝廷忠心,雍正遂下令将其女儿擢升为乾隆的侧福晋。
其二,高贵妃本人不仅非常聪慧、“尤耽文翰”,而且性格温柔贤淑,深深吸引了乾隆。正因为如此,乾隆刚登基不久就将她封为了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的母家从包衣抬为镶黄旗。
由于高贵妃深得乾隆恩宠,所以乾隆皇帝继位后,高斌的仕途更加平步青云,不仅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还成为了清朝八大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
虽然高贵妃一直没有孩子,但是荣宠却丝毫不减。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高贵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为了宽慰高贵妃、让她心情好点儿,乾隆特意下令,将高贵妃擢封为皇贵妃。由此,高贵妃成为了乾隆的第一位皇贵妃。
可惜册封完没过几天,高贵妃就病逝了,乾隆非常难过、伤心不已。想起高贵妃在世时的种种美好,乾隆甚是怀念(据说乾隆还曾写诗追忆),遂以“慧贤”二字作为高贵妃的谥号,是为慧贤皇贵妃。
在满文当中,“慧”字意为“有悟性”、“灵慧”,“贤”字意为“有德才的”,因此,“慧贤”二字是非常有分量的,尤其“贤”字对女子和后妃来说更是代表着无上的光荣。所以,就连当时的富察皇后都十分羡慕高贵妃的谥号,还向乾隆表明心迹——“吾他日期以‘孝贤’,可乎?”
事实上,高贵妃生前和乾隆的妃嫔关系都非常不错,协助富察皇后打理后宫也得心应手。因此乾隆评价她说——“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而皇后则当着乾隆的面称赞高贵妃是她的“同心之益友”。
由此可见,高贵妃并不是一位嚣张跋扈、霸道泼辣、怼天怼地的妃子。可惜,如此聪慧且温柔娴淑的一位后宫妃子却被电视剧无端丑化,被黑惨了!
提起乾隆慧贤皇贵妃,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慧贤皇贵妃他执政时期纵容贪官污吏、吏治松弛。但那只是乾隆晚年的景象,在乾隆朝中期,他整顿吏治的力度、决心,不在雍正之下,对贪官表现出零容忍,即使对皇亲国戚也没有丝毫手软。乾隆的小舅子高恒,就是因为“贪纵不法”被斩。
1、高恒的家世
高恒的姐姐,是慧贤皇贵妃,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高贵妃。在历史上,高氏深受乾隆宠爱,在乾隆二年就荣升为贵妃,八年后又被封为慧贤皇贵妃。就这“慧贤”二字,让中宫皇后富察氏羡慕不已,吵着闹着向乾隆请求,将来如果能够冠以“贤”字,则死而无憾。不幸的是,刚刚晋升为皇贵妃的高氏,三天后就香消玉损,但非常荣幸地葬入乾隆裕陵地宫之中。
高恒的父亲高斌,也是一位厉害角色。高家原本是汉族,隶属内务府包衣,后抬入满洲镶黄旗,赐姓高佳氏。高斌在雍正朝,就已经崭露头角,历任内务府主事、苏州织造、广东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江苏布政使……江南河道总督。
乾隆继位后,对自己的这位老丈人相当照顾,不仅委以重任,还对他一升再升慧贤皇贵妃:
乾隆六年,调任直隶总督并兼管北河河道总督慧贤皇贵妃;
乾隆十年,加太子太保衔,任吏部尚书,仍兼管直隶水利,授协办大学士,入值军机处;
乾隆十二年,高斌被授予文渊阁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
看上去风光无限好,但很快便遇见转折。乾隆十三年,高斌开始走下坡路,先是被夺官,接着又被查出下属李敦贪污工程款项。乾隆很生气,下令斩李敦,并命令高斌法场观斩。此时的高斌年过古稀,在法场上,当场吓晕。
乾隆二十年,高斌去世,乾隆对他的整体评价还是肯定的,给慧贤皇贵妃了一个“文定”的谥号,还将其送入贤良祠。
2、高恒被杀,不仅亏空,而且贪财
乾隆三十三年,乾隆接到一封举报信,举报人是两淮盐政尤拔世,被举报人是小舅子高恒。举报信中,尤拔世统计出乾隆十一年开始到乾隆三十三年期间,盐税亏空竟然高达一千多万两。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震动了百官,也震惊了乾隆。乾隆感觉,这是一个天大的案件,于是,他下令严查到底。
乾隆组建专案组,主要办案人员是两淮盐政尤拔世。因案情重大,需要有重量级人物,还要熟悉案情,因此,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办案。乾隆还迅速将前任两淮盐政普福押到京城,由军机大臣审问。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专案组查到这22年期间,两淮总共预提盐引496万余道,其中442万引需要交余利银,总额超过1092万两。而尤拔世之前的四任盐政,均隐藏不报,这当中就有高恒。面对乾隆的小舅子,办案组陷入两难的境地。但乾隆要求,不管涉及到谁,都要办。
于是,高恒被逮捕入狱,并说出了亏空的真正原因:
“共获余利银一千九十余万两。历年办贡及预备差务共用过银四百六十七万余两,尚有各商未缴余利银六百数十余万两。”
所谓“办贡”,就是给皇帝办理贡品;“预备差务”,就是乾隆下江南时的皇差,尤其是乾隆巡游苏州、扬州,办理行宫入住,预备景点,修缮御道等,花销467万两白银。
高恒的供词表明,这些亏空或贪污的白银,是花在乾隆身上。因为关系到皇帝,此事甚为棘手。乾隆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经过权衡,决定重点打击,将案件缩小在一定范围之内。
乾隆三十三年九月,经过三个月的“两淮盐引案”作出终审裁决:高恒以侵贪3.2万两,判处死刑。这里还有一件事,《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准备斩高恒时,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为之求情,乾隆一句话,“若皇后弟兄犯法,当如之何?”傅恒胆战心惊,不敢再出声。
秋媚说:高恒被斩,三分冤枉,七分自作自受,说他冤,是因为他成了乾隆的挡箭牌,但他不贪也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对高恒而言,凭借姐姐的关系走上仕途快车道,无疑很幸运,但他没能像同样是乾隆小舅子的傅恒那样善始善终。
纯惠皇贵妃:入宫一年封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却只活了48岁
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出生不够高贵,是内务府包衣世家的女子,依照惯例,她必须入宫选秀女,但因为身份限制,不能成为妃子福晋,只能作为“承值侍应之人”,即侍女。
慧贤皇贵妃是大学士高斌之女,极富才华,是唯一一位可以和乾隆在后宫谈论诗词歌赋的女子,在历史上她与富察皇后关系非常好。
可惜身体一直很弱,在正史中是旧病复发而死,乾隆对她一直非常怀念,留下了很多悼念她的诗文。
乾隆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高贵妃一病不起,乾隆忧心不已,他本来想等着高氏生下一儿半女,再将她晋为皇贵妃,但这时担心自己心尖上的人等不及,立刻晋升她为皇贵妃,二天后,高氏病逝。
乾隆赐给她“慧贤”两字作为谥号,足见对她的赞誉与高看,此后亦做过不少诗作怀恋她。
当然,乾隆最爱的,肯定是富察皇后这抹白月光,但是慧贤皇贵妃也绝对当得起宠妃二字,无子无女而位居皇后之下,一生得皇帝爱重,说她是乾隆心尖尖上的人
关于慧贤皇贵妃和如懿传慧贤皇贵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