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美 缺憾美的诗句

今天给各位分享缺憾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缺憾美的诗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形容缺憾美的词都有什么?

美丽的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却是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为什么?

环肥燕瘦西子病,可她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为什么?

戴安娜英年早逝,令多少人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说,她这个时候死也是一种美,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维纳斯因断臂而"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玉环因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飞燕因瘦而更显其轻盈迷人之姿;西子因病而更增其娇媚婉转之韵;戴安娜的早逝,则给人们留下一个永远光辉灿烂的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缺憾美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中,还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缺憾美,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去欣赏缺憾美。

1.缺憾美要通过审美想像去丰富

首先,缺憾美激发了人们的想像。"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预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人之所以需要想像,是由于现实有缺憾,或者说现实不能满足他的某些需要。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们对审美对象维纳斯作了想像补充而使之完美化。其次,当审美对象出现了缺憾,感官知觉受到客观对象的局限时,想像就成了心灵中神志的活动,"官知止而神欲行",精神摆脱了现实事物的羁绊,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自由驰骋,任心所之,无拘无束。"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或是)搭放在恋人的肩头……"--双臂的"无"在人们的想像之中,产生了无数和无穷的"有",包孕着无尽的梦幻,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每个人都获得了各自所追求的无比神妙的整体美。这种因缺憾而激发想像,在想像中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的审美心理过程正是欣赏缺憾美的基本途径。

2. 缺憾美要通过审美比较去辨识

一、是"有"与"无"的比较。倘若当初维纳斯没有失去双臂,你能产生如此丰富的想像吗?假如有一天维纳斯的双臂已经复原,她还能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才说:"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对我来说,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都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有"则一览无余,"无"则风光无限。真是不比不知道,"缺憾"真奇妙。

二是所缺部位的比较。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里,作者用两个段落的篇幅来进行这样的比较:"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如眼睛被捅坏了,鼻子缺落了,或是乳房被拧掉了等等,"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这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缺憾都能构成美。眼睛、鼻子、乳房的缺损虽然也能激发人们的想像,例如维纳斯的鼻梁上可能有一块污痕,或她的胸脯上可能由于水的侵蚀而产生了许多粗斑、空穴、水孔,乳头被毁掉……而人们在观赏她的总是尽力忽略这些缺损,似乎雕像的鼻梁上毫无瑕疵,胸脯肌肤平滑,所有的洞穴都被"填上",还有完好的乳头等等。人们尽可以对这些缺憾通过想像补充而使之完美化。但这种想像无一不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不能构成"谜",不能激发人们无穷的遐想。只有她那失去了的最深刻、最根本、最富有象征意义、最富有人性的双臂,才能产生无比美妙的神秘气氛,构成让人们无限遐想的一个"谜"。这一点与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的"虚实相生"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画家认为:实景有限,虚景无穷。"境生于象外","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清·笪重光(画筌))正是由于维纳斯的双臂"空本难图","神无可绘","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三是构成缺憾美主体的比较。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美,还在于"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不管你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正因为主体美,所以失去了双臂不但不减其美,反而更增其美。如果这座雕像的主体不是维纳斯,而是一个干瘪、丑陋的老太婆,人们还会认为这个断臂的老太婆是美的吗?这仍然是在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缺憾都能构成美。主体美则缺憾美,主体不美则缺憾也不美。在教学中我还举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与今人的本事诗作对比: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过,麻婆麻花对面搓。麻婆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今·佚名)

后一首诗相传是文革中一位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离家时看到家门口对面有一个麻脸老太婆在煎麻花绞(一种面食,搓成"8"字形,放在油锅里煎)卖。一年后归来,家对面的麻花摊还在,但卖煎麻花绞的却是一位中年妇女,麻脸老太婆不知哪里去了。该"老九"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学生看后大笑。明摆着的,姑娘不见了和老太太不见了虽然都是"缺憾",但"人面桃花"就美,"麻婆麻花"就不美。

3.缺憾美要通过审美经验去理解

对缺憾美的审美是与生活经验、学识教养分不开的。这是因为生活经验、学识教养等,为欣赏缺憾美提供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印象,为想像增添了翅膀。生活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丰厚,则想像的翅膀就越丰满,所得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就越强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就是例子。见过维纳斯的人成千上万,而能写出《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的只有日本的清冈卓行。人们被维纳斯的美倾倒,为什么很多人只能是"心愤愤而口悱悱"?为什么清冈卓行能把维纳斯的美展示得那么鲜明,把缺憾构成美的原因阐述得如此透彻?他的卓尔不群的艺术颖悟力从哪里来?道难不是他丰厚的学养的体现吗?正是这位清冈卓行,以其"独具新锐的艺术感受力,从美神肩下本应伸展或弯曲的两条玉臂的空荡处放任想像,挥洒笔墨,纵情讴歌维纳斯极至的美丽,讴歌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刘真福(缺损中见完整))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的时候,我深情地勉励我的学生: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丰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是这种"难全"的缺憾,成就了古往今来多少歌之不尽、吟之不绝的聚散离合的缺憾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如果没有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和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的"缺憾",就没有千古名诗《琵琶行》的问世;如果没有苏轼被贬黄州的"缺憾",又怎会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的诞生?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有的成功人士在事业辉煌时急流勇退,有的影视明星在自己的艺术顶峰时突然息演,还有的体育健将在自己竞技状态最佳时见好就收,是否也是出于一种对缺憾美的追求呢?他们以自己事业的缺憾留给人们一个永远成功、永远光辉灿烂的形象,谁说他们不是智者呢?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且各具形态,缺憾美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只有广泛地学习,不断深入地体验生活,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识教养,才能在美的王国里自由地徜徉啊!

米罗的维纳斯一文提出了一个美学命题,即如何认识

即如何认识“缺憾美”缺憾美,缺憾也是一种美,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对艺术上的残缺与生活中的残缺,认识应不一致。并不是所有的残缺都能构成美。主体美则缺憾美,主体不美则缺憾不美。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缺憾美了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然后分别从正面(必须失去双臂)、反面(不能复原双臂)和侧面(只能失去双臂)三个角度有力地支撑了观点,真正做到了“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米洛斯的维纳斯主旨

借助“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物象,从维纳斯美神的断臂处放任想象,挥洒笔墨,纵情讴歌维纳斯极至的美丽,讴歌人类的艺术创造力,表现了作者独具新锐的艺术感受力。

作者寓深刻的艺术识见于严谨的行文之中,启迪读者去想象,去思考。正是由于欣赏者的参与、想象,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个审美之谜才焕发出奇妙无比的艺术魅力。但形象永远大于思想。任何欣赏者的解读都不能代替他人的解读。

有没有缺憾美这个词?

有这个词语~主要是形容一种很有成就的东西但是还缺少一种衬托缺憾美,就像红花少了绿叶的衬托,缺憾美我们就可以称之为 缺憾美~缺憾美

比如缺憾美:有对从前自己不懂事的忏悔,少年不更事的时候谁也难免年少轻狂,所以回忆起来也就会有那么一些遗憾.但是我们也说,遗憾也是一种美--缺憾美,它是我们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真实.所以才会对童年的那么深切的怀念吧.

自古留下一联千古绝响的上联,但是至今也没有人能对出下联.上这上联成为一种传奇,遗憾也是一种美--缺憾美.

骑上蚂蚁闯红灯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关于 “缺憾美” 和 “缺陷美”

1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命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大到宇宙,小到砂石,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缺憾.正因如此,人类才发现了“缺憾美”.

可“缺憾”到底是遗憾,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的追求完善.可见“缺憾”到底不能算是美的,所谓“缺憾美”不过是人们在手足无措之后自我安慰的一个理由罢了.

人类从一出生就在不断的补足遗憾,追求完美.所以遗憾成为我们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小插曲.

这世上的遗憾分两种. 

一种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说做人,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使自己更完善.然而我们所有的人,因为总会存在缺点,所以在奋斗一生之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可不会有人因为不会成为“完人”而放弃人生.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不断的补足人生遗憾后那种超越自我的感觉.于是人就在不断弥补遗憾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另一种遗憾是转瞬即逝的.比如说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总会有遗憾,但这种遗憾无法弥补.因为无论如何,这次的成绩不会再变了.但我们却可以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努力在下一次考试时不产生同样的遗憾.这无疑也是一次超越.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遗憾等待我们去弥补,让这看似拌脚石的“遗憾”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利用它成就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价值.

(2)缺陷美也叫残缺美。从美学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在美学上,经常把缺陷当作一种美。有了缺陷才更真实一些,有了缺陷才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了缺陷才能感觉到人类追求完美和进步的最深层的呼唤和力量,所以缺陷美在美学上的实质是: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由此而得出,缺陷美实际上是具有哲学上的意义的。有了缺陷,才不断去努力追求完美,努力完善自己,完善周围的环境,于是整个世界才有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正是唯物辩证法的不断解决矛盾,从而不断取得发展的道理。完美是相对的,缺陷是绝对的,倘若某一时刻真的做到完美不变了,那么这件事物消亡的时刻也正是此刻了。

2.缺憾美 Imperfections beauty

缺陷美beauty of defect

关于缺憾美和缺憾美的诗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