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后来去哪了 三国李儒最后去哪了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儒后来去哪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李儒最后去哪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三国李儒最后去哪了

李儒,本名李孝儒,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字文优,东汉末年的博士、弘农王郎中令,董卓专政时,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 (弘农王)。董卓死后,李傕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此后李儒的事迹及下落史书均无记载。

李儒是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结局如何?

有人认为,李儒之于董卓,如同郭嘉和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和法正之于刘备、周瑜和陆逊之于孙权,可排入三国顶级谋士之列。但是,在三国正史上,他却是个少数谜一样的人物,出场成谜、谋略成谜、结局成谜。

出场成谜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初,李儒出场便是少帝(弘农王)刘辩的郎中令,而郎中令可是朝中的九卿之一,掌管宫廷侍卫,主要职责包括:宫中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绝对称得上位高权重。

令人疑惑的是,如此身份尊贵的一个人物,虽有字“文优”,却是生卒不详、出身不明,这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或许,和他辅佐的是大魔头董卓有关吧。

不过,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记载,李儒出场做下的事并不光彩,就是奉董卓的命令,毒杀了少帝(弘农王)刘辩与妻唐姬。

同时,据袁山松的《后汉书》记载,里面的李孝儒,与李儒系同一人。

谋略成谜

在《三国演义》中,出场十一次,而有十次皆是谋无不中。如:

算计大将军何进,使董卓得以名正言顺领兵进京。

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观点者,而董卓按其所谋,果然如愿。

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识破曹操献刀刺杀董卓的意图。

荥阳设计曹操,差点让曹操丧命。

识破王允的连环计,劝董卓将貂蝉让于吕布。

但是,在正史中,毒杀弘农王刘辩却是李儒的主要事迹,似乎与顶级谋士的所作所为,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以董卓对李儒的重用程度来看,在谋略上应该是有两刷子的。究竟有没有顶级谋士的水平,可能还要画个问号。

结局成谜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杀董卓时,百官都前往迎接,而作为心腹的李儒却抱病在家,并被家中仆人绑缚献给负责前来捉拿的李肃,最终被杀。

但是,在正史中,如此“助卓为虐”的心腹爪牙,却在董卓被吕布杀死后,反而躲过一劫。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李傕、郭汜、樊稠等董卓旧部,听从贾诩之谋,一路收拢溃卒,反攻长安,击败吕布,占领长安,王允自尽,从而将汉献帝刘协掌握手中,以令诸侯。

这时,李傕举荐博士李儒为侍中,只是遭到了汉献帝的拒绝。

同时,据《魏书》记载,吕布刺杀董卓时,李儒还曾派兵进行阻止。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吕布杀死董卓,王允掌握朝廷后,向以汉朝忠臣自居的他,不但未将杀害少帝的罪魁祸首李儒捕杀,反将感叹了一声董卓之死的名士蔡邕处死,难道蔡邕比李儒的罪还大吗?

后来,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击败李傕后,李儒不知所踪。令人不解的是,李儒究竟是在曹操击败李傕这一年不知所踪,还是李傕举荐失败后,李儒就已经不知所踪了。

但是,据张璠的《汉纪》记载:“张太常种拂与李儒战而死。”不知李儒的结局究竟是不知所踪,还是战死?然而,根据李儒的博士身份看,战死的可能性极小,而根据他能逃过董卓死后未被追究的手段来看,不知所踪的可能性极大。

因此,可以说,李儒就是三国史上谜一样的人物,突兀的来,又突兀的去。虽犯下大恶,结局却未得到恶报,有点天公不作美的遗憾。

图片来源网络

三国里面李儒后来怎么样了

董卓死后,李傕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不知所踪。

李儒,又名李孝儒,字文优,三国年间汉少帝的郎中令,李儒是三国一位杰出的谋士,李儒对废立汉帝的一段精彩评述,告诉董卓废帝的”二利一害”,而后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董卓都是看李儒先生的意思。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董卓对李儒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三国演义》中是董卓的首席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

扩展资料:

李儒生平事迹:

据《曹全碑》记载:“李儒字文优,乡三老司马集仲裳五百,徵博士李儒文优五百”由此可知,李儒博士出生,定是个饱读诗书之人。190年,初李儒为汉少帝的郎中令,待到董卓率军占领京城的时候,李儒又侍从董卓,开始受命于董卓,随后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了汉少帝。

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

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

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董卓的残暴,众所周知,他之所以爬那么高,也是李儒的功劳。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儒

李儒最后到底去哪了,不知所踪算是隐居了?

李儒是不是隐居了,不知道,在史书上的记载是他不知去向了,这个以后就没有任何的记载了,无论是正史里还是稗官野史里面。对于这个,很多人认为以他的本事,逃出来是没问题的,出来了以后就要安身立命,到了深山老林里那是最安全的,就如同桃花源记里的那些人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也有可能在是李傕被曹操打败的时候,李儒被曹操的部将杀掉,只是因为战乱人太多,杀掉了也不知道是他,所以就不知他去哪里了!因为例如曾经设计过曹操,虽然曹操幸免,但是难免会记在心中,这样,在之后攻打李傕的时候,会不会吩咐部将多多注意李儒这个人?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李儒化名为别人,成为一个不出名将军的幕僚,毕竟,当时的人太多,战乱频仍,很多人都是可以化名的。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没有任何的史料作为佐证,只是感觉!当然,我的感觉一向是不大准确的。希望是吧,这样还可以苟活于世。

李儒,一个很厉害的谋士,在三国演义里是有记载的,这个人是董卓的首席智囊,帮助董卓做了不少坏事,在董卓被打败以后,他在生病期间,被自己的家仆绑了出去,之后就被杀于街头,之后应该就是曝尸三日,让人知道他的可恶之处,当然,这个也是小说的演绎,对于他杀少帝的一种情感上的报复。可见罗贯中是多么不待见李儒。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李儒后来去哪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国李儒最后去哪了、李儒后来去哪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