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品,从七品上和从七品下

1、从七品在古代官员从七品的九品十八级中从七品,是第十四级,相当于现在从七品的县长,管理一个县的行政事务唐朝 从七品上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

2、不是的,品只是一种级别,可以说相当于副县级,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并且,从七品的也可以去小县当县令的也可以只是在某个部门当个办事员副县长则是有一定的职务内容的一般会分管一块,比如说教育或卫生,当然也可。

3、北宋时从七品的职事官阶官散官之类无权的虚衔就不计算有左右正官,符宝郎保管皇帝玉玺的官员,监察御史,太常丞,宗正丞,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内符宝郎保管皇后玺印的官员,阁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太子。

4、清朝的话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也就是正处级,从七品相当于现在县里的检察院院长教育局局长问题六七品官在现代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官员古代七品芝麻官,属于一方父母官,也就是一个县城的官 那么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从七品,从七品上和从七品下

5、法律分析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

6、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从七品是第十四级。

从七品,从七品上和从七品下

7、明代从七品县令调任七品监察御史这个职务算是擢升,因为虽然同样是七品,但是监察御史的权力和身份比县令的权力和身份要大得多虽然监察御史和县令的最低标准都是举人出身,但是监察御史大多数都是从县令这个职位上去的明代的。

8、禄米30石7正从七品俸银45两,禄米22石5斗8正从八品俸银40两,禄米20石9正九品俸银33两1钱1分4厘,禄米16石5斗5升7合10从九品未入流俸银31两5钱2分,禄米15石7斗5升。

9、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宋代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部分有实差的官。

10、极有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七品监察御史有弹劾的权力,如果被他抓到了把柄,直接汇报到明朝皇帝那里,不仅会官位不保,说不定小命都会没了综上所述,明代从七品县令调任到七品监察御史确实是擢升的。

11、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祭祀朝会巡幸及公卿婚葬卤簿仪仗旗鼓笛角之事直长,正八品或二员顿舍官二员泰和令总格作四员,正八品直长见士民须知泰和令无 右属殿前都点检司 宣徽院。

12、宋史·侯蒙传有载“侯蒙,知襄邑县,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虽然这里的例子是宋朝的,但品级跟明朝的差不多,而且宋朝的监察御史仅从七品,侯蒙这个人进士及第后,先是任襄邑知县,为官有好名声,升为监察御史。

13、因为监察御史都是一个利益团体的,经常的皇帝下不了台比如说明朝天启年间的帝师孙承宗,因为奉承过魏忠贤,已被划分到阉党之列,后经过御史死鉴,被拿下官职,回乡种田所以从七品县令擢升到七品监察使绝对是升官。

14、从七品只要用9000声望就可以换取,这关系到以后你换的官职装备,从七品只能换蓝装官职,正七品可以换紫装,谢谢采纳。

15、诸司正使换正七品 诸司副使换从七品 内殿承制崇班等大使臣换正八品 供奉官等小使臣换从八品 侍禁殿直换正九品 三班等换从九品 从石得一“仍然做着进入内内侍都都知,加节度使的美梦”,再加上照顾远房。

评论